1、在多重利空消息推动下,周一沪深股指低开低走,如期向下调整。沪指跌破8月下旬的低点和2500点整数关,收盘在全天最低点,跌幅为1.96%,成交571.7亿元,刷新了上周五的地量;深成指大跌2.43%,逼近8月初的年度低点,成交497.7亿元,较上周五略有放大,显示有恐慌盘涌出;中小板指六连阴下挫,缩量跌去1.92%;创业板指下跌2.86%,下破60日均线。消息面明显偏空。首先是央行副行长马德伦日前表示,目前看来物价回落需要一定的时间,央行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次,14家上市银行未来6个月将缴存扩大的6958亿元准备金,加上本周合计8只新股发行,天天可打新,资金面再度趋紧;第三,中秋、国庆两节临近,继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之后,鸡蛋价格接连创下历史新高,恐9月CPI再度反弹;另外,美国8月份新增就业岗位为零,失业率依然维持在9.1%的高位,欧洲制造业则出现集体衰退,拉响全球经济二次探底警报,致使欧美股市再现大跌等,都对行情构成不利影响。
2、从技术面来看,周一沪深股指双双以光头光脚的中阴线报收,日K线组合不仅是三只黑乌鸦,而且是渐大三连阴,图形非常难看。尤其周一沪深股指分别在2517-2510点和 11176-11131点之间留下7个点和45个点的疑似周线缺口,相当恐怖。回顾上一个周线缺口,以沪指为例,于7月25日在2763-2759点之间留下仅有4个点的小缺口,却导致沪指3周暴跌去322个点,如今又见缺口,应万分谨慎。从时间周期来看,本周转折日集中在周中和周末,具体分别是:周二 (9月6日)是2007年2月6日局部低点2541点以来整55个月的时间;周三(9月7日)不仅是测量周期的转折日,而且是2004年4月7日局部高点 1783点以来整89个月的时间;周四(9月8日)是农历的白露;周五(9月9日) 又是测量周期的转折日;周六(9月10日)不仅是甲子周期的转折日,而且是1999年9月10日局部高点1695点以来144个月的时间,中秋小长假的最后一天(9月12日)是测量周期的又一转折日。从周一盘中表现来看,周二周三会有一定的弱势反弹,不过下半周行情不乐观,可能再创调整新低。结合神光启明星证券服务专家系统来看,周一沪指依然是该涨不涨,未来3个交易日的生命线依次位2549、2520、2559点,位置相对偏高,周三的2520点是短线反弹的强阻力,建议谨慎观望。
3、从盘面看:指数没有产生一次反弹,可见市道之弱。2011年的强势板块水泥、水利建设、稀土永磁领跌,尤其是水泥、水利建设板块破位下跌,对市场的杀伤力较大。货币紧缩政策不放松的政策方针,彻底打垮了对积极财政政策的乐观预期和紧缩政策可能出现拐点的预期,水利建设的力度可能低于预期,四季度水泥价量齐升的预期被迫改变,市场再次进入低迷和消极状态。相对来说,银行股较为抗跌,但不具备短线操作意义。
4、操作策略:指数下探的速度超出我们预期,操作上建议空仓观望,策略上不悲观、不乐观,静观其变。
悲观持续宣泄 市场酝酿反弹
受周末欧美股市大跌拖累,周一沪深两市低开,蓝筹弱势整理,大盘失去支撑震荡下行,黄金、种业、新能源、汽车、磷化工等少部分个股上涨,午后中信银行等银行拉升,部分蓝筹止跌回稳,推动大盘震荡反弹,无奈市场信心低迷,主动性买盘跟进有限,市场反弹乏力,截止收盘沪指报收于2478.74点。
第一,美国就业率增长乏力,欧洲债务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担忧困扰资本市场,市场对各国救市预期不断增强,未来美国推出何种新的刺激经济政策以及即将召开的G20集团会议能取得何种成果,将成为全球瞩目系列事件,将关系到全球资本市场走向。第二,利空与利好交叉影响,严重干扰了市场心理预期,一方面,银行保证金纳入存款准备金范围,加剧了市场对未来资金面紧张担忧,而未来市场利率和央行是否继续实施净投放将成为市场资金面紧张与否的风向标,同时本周新股密集发行,二三线城市限购等负面因素叠加,进一步压制了市场人气的回升;另一方面,PMI止跌回升,预示经济回调态势逐渐趋稳,同时8 月PMI、PPI等经济数据披露在即,市场对通胀见顶回落预期增强,一旦数据符合预期,将有助于扭转市场的谨慎(甚至悲观)心理。鉴于上述情况,随着市场逐渐消化各种内外利空,积极因素逐渐发酵,短期市场反弹欲望将增强,一旦CPI、PPI等经济数据是否符合市场预期或者好于市场预期,市场心理预期得到改观,市场将有望扭转缩量整理走势重新走好。
1。上海证券报报道,央行副行长马德伦日前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发表演讲时表示,目前看来物价回落需要一定的时间,央行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至于央行下一步的政策走向,马德伦透露,央行将坚持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进一步落实一系列的调控政策措施,努力完成全年的物价调控目标。“央行未来的政策会继续保持稳定性,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因为央行宏观调控目标是一定要通过各项政策的措施落实来实现的。”
2。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最近的一份报告称,目前,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形势十分严峻。《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十个部委年内将完善“组合政策”,突出差别电价、能源消耗总量限制、问责制等对企业投资和生产的约束作用,抑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3。上海证券报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说,国家相关部委已统一意见,继续执行节能汽车补贴,并提高指标门槛。同时强力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划出台,促进汽车领域的节能减排。
4。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得一份《“十二五”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规划》意见稿”),在这份长达近万字的文件中,在未来5年中对我国光伏行业的生产、成本、环保、规模均做了详细的规定。一位参与该规划制定的专家表示:“按照该《规划》意见稿,一些小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多位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若不出意外,该《规划》意见稿将于2011年10月前后出台,光伏巨头们的势力范围也将出现新格局。
5。新华网社南昌9月4日电,为保护和合理利用优势资源,近日,有“稀土王国”之称的世界离子型稀土主产地江西赣州市出台有关通知,力图通过多项措施促钨、稀土资源有序开发,持续利用。赣州市在新出台的《关于下达2011年全市钨、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中指出,各县区必须根据各钨矿、稀土矿山的资源储量状况,开发利用情况,年度采掘计划审查情况,对生产指标进行分解,并落实到每个矿山企业,以严格落实钨矿、稀土矿山总量控制指标。宁都县继续停产,赣县、信丰原则停产——2011年底两县全面停产。
6。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环球煤炭交易平台9月4日数据显示,国际煤炭价格出现整体性上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连涨三周。有专家指出,中国实行控制出口、鼓励进口的政策已近 7年,但煤炭贸易政策自身也起到了推高国际煤价进而减少进口的作用。报告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则连续三周保持上涨,整体上涨2.72美元、涨幅2.28%。中国和印度的用煤量将出现稳步上涨,全球煤炭需求强烈。而在德国3月份要求下令关闭核反应堆后,欧洲也成为煤炭需求增长的市场。
第一,欧美日纷纷采取有效措施救市,国际资本市场走出恐慌逐渐趋稳,同时法德两国将共同提出成立欧元区经济政府、成员国实施财政平衡政策、征收金融交易税等建议,以加强欧元区经济治理,应对目前欧元区面临的债务和经济增长危机;而后续欧美政府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政策刺激经济复苏,将对欧美经济复苏起到关键性作用,也将对国际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第二,央行通过采取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各种手段收缩货币,切断通胀上升的货币基础;同时农产品供应逐渐恢复正常,政府疏导物流运输环境,严厉打击囤货投机,规范市场秩序,兴修水利设施,千方百计扩大各种生活物资特别是农产品供应;随着各种调控措施效果显现,下半年通胀将见顶回落。第三,调整经济结构,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源,一方面,继续调控房地产市场,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力度;另一方面,加快保障性住房和经济性适用房建设,减弱房地产调控导致经济增速下滑,不断加大政策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力度,引导资源要素向新兴产业合理配置,培育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随着各种政策发挥作用,一旦通胀得到控制,经济转型加快进行,以及社保、产业资本等长线投资者积极入市,大盘将形成中长期向好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