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一项去年的重磅经济数据出炉,即央行发布的2013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人民币贷款增加8.89万亿元,比上年多增6879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5848亿元,比上年少增3315亿元。全年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1.4%,这一比重为年度的历史最低水平,比上年低0.6%。广义货币(M2)余额110.6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分别比11月末和上年末低0.6个和0.2个百分点。M2达到了空前的110万亿元,这算不算“货币超发”?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示,“货币超发”的说法是以西方(主要是美国)标准来做衡量,但两国国情,统计口径均不一样。货币供应量是个抽象概念,应该主要看物价,GDP,就业三个数据,货币供应量是在这三者之间寻找平衡,如果经济发展相对稳健,物价相对稳定,就不能断言“货币超发”。
显然目前的经济发展绝对没有过热,即便还能算是“稳健”也面临着景气度继续下行(也即“着陆”的担忧),属于需要提防的状态,物价方面CPI距离“通胀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反而是离“通缩状态”愈来愈近了,以目前的宏观经济事实(笔者在博文中也强调过多次)来看,怎么能算是“超发”呢?盛司长说得没有错。如果再细化估算一下,我们甚至可以发现,中国近年来居然有26多万亿元的流动性并不“流动”,而是在“趴着睡觉”哩!不信的话请看:M2余额110.65万亿元,减去本外币贷款余额76.63万亿元,其间的差额为34.02万亿元。如果我们用34.02万亿元,再减掉1.5万亿元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以及5.86万亿元现金(M0),那将说明,中国大致有26万亿元流动性被央行锁定,真正参与中国市场流通的全部流动性余额只有84万亿元,不对么?
按照中国GDP增长7.5%计算,2014年GDP总量应当在55.8万亿元左右。请注意,这是真实的GDP总量,是去掉价格因素之后的GDP总量。按照周小川的说法,M2只能和名义GDP相比较,而我们又不知道名义GDP数据,但我们是不是可以猜想,如果去除物价因素的GDP总量是55.8万亿,那加入多年累计的物价因素,中国的名义GDP是不是会超过84万亿元?我看没问题。由此可见,中国货币供应量并不高,相反应当是低的。有人会因此反驳说:不就是因为“多投放了货币”,导致“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又使得“名义GDP提高”,所以M2和名义GDP相吻合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么?逻辑上没有错,但我们必须看到这些年中国物价上涨的原因。笔者一直认为并试图说明,中国物价上涨主要是成本因素。如果这一点可以确认,那货币增长不过是成本上涨的必然结果和必然要求,因为表达成本的上涨必须是货币表达。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可以肯定,如果中国名义GDP高于真实参与流通的84万亿元货币,那中国一定不存在通货膨胀,而相反属于通货紧缩——请看,再次回到了“通缩”论点上。
而如果确定中国目前处于“通缩”或至少近(亚)“通缩”的状态,则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真实基础已经找到答案,其也是解释人民币之所以刚性升值最有说服力的依据。即便我们不考虑名义GDP的问题,仅仅从84万亿元真实流动性对应55.8万亿元的真实GDP的角度考量,中国的货币流动性也显得捉襟见肘。因为中国GDP占比最大的是第二产业,大约45%至50%,其采购、生产、销售等周期很长,贷款(货币)周转速度远不及服务业。而美国等发达国家服务业占比高达70%,所以信贷周转速度要快得多。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的金融信用杠杆非常高。比如美国,最低者使用20倍杠杆。其基础货币总量不过3万亿美元,但流动性却高达60万亿元,而其对应的真实GDP不过15万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基础货币25万多亿元,商业金融机构的派生的全部流动性不过110万多亿元,杠杆率不过4倍左右,如果考虑被锁定的资金,中国全部货币流动性仅相当于真实GDP的1.5倍,而美国则是4倍。
可见,此时认为中国“去年货币继续超发,且越来越超发,大肆叫喊再这样下去通胀将严重到不可控制”的人,不是根本没有了解经济学的基本运行原理,就是真正的别有用心。产品价格的冷热,企业应该是最知晓的,而企业的动向往往又完全能够通过股市这个“基本的晴雨表”表达出来,昨天博文《以史为鉴看整数关保卫战成败》中已经阐述过:看看建设银行,万科,中远航运,开滦股份(今天公告预减)等代表个股的表现,就知道强周期行业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脚步面前,究竟受到了多大的冲击。昨天收评中笔者还表达了对有色金属股的看空,而今天的表现是,华泽钴镍,吉恩镍业,中国铝业等周一有过表现的个股今天领衔下跌,有色金属指数全天低开低走跌1%以上,与之对比的是创业板399006涨1%以上,这种强烈的反差,和长春高新“后来居上”赶超贵州茅台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我们再看上证50方面的表现,今天走强涨幅最多的几只股:康美药业,海螺水泥,招商证券,大秦铁路等不是全年锁定预增的品种(如海螺水泥正是今天公告全年净利润增长50%左右),就是相对而言的弱周期行业,非纯粹蓝筹化的公司,而这批个股在之前的走势实际上也是强于大势的,而整体领跌二股的银行地产,钢铁煤炭包括今天新加入的有色,“传统金花”们的表现其实依然不尽如人意,也许伴随着茅台让位,金花辉煌的时代已经因为转型的浪潮而远去了。显然,以它们为主要标的的主板各大指数(无论是上证50,沪深300还是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此时想要走得太好都不太容易。今天虽然午后跌幅逐渐收窄,但总体上仍然属于“超跌后空头气势不强”的范畴,更何况多方已经摆出阵势严守2000点,在没有新一轮利空冲击的情况下维持熊皮盘整状态,在最近一段时间还是没有问题的。
应该承认在昨天收复五日均线之后,今天指数至少守住了这里没再创新低,而且本周上证指数的重心有望维持在2000点整数关之上,维持在五日均线之上,但这是否意味着“1时代”的警报已经解除?在大环境没有显著变化,尤其是市场没有显著放量之前,这种2000点上方的挣扎都只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比近两天走势更像阳线+上涨中继的是上周二,三,但在宏观微观均不支持的情况下上冲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今天沪指的走势下影线拖得老长,上方连昨天的高点都差0.02点没有越过,距离所谓上涨中继还相差甚远,倒更像是等待第三波探底的下跌中继平台。在整数关失守警报还远未解除的情况下,主板方面的总体熊势并未改变,此时即便是要在“风险中博取机会”,也更应该考虑399006“冲击历史新高”的战役,而非999999上证指数整数关口那纠结的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