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破净股扩容至144只 银行或先回购股份
在股市除弱难返的同时,破净A股数量也在大幅“扩容”。统计显示,截至上周,A股市场破净股数量已“扩容”至破纪录的144只。其中,交通运输和钢铁行业为“重灾区”,而“财大气粗”的银行或是率先启动回购的破净企业。
144只股“打折”出售
近期,市场在IPO重启等利空下持续回落。2014年以来的6个交易日,沪指累计跌幅超过4.18%。在股市积弱难返的同时,破净A股的数量也在大幅“扩容”。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月9日,A股市场破净股数量已“扩容”至破纪录的144只。
其中,*ST鞍钢(000898)和河北钢铁(000709)两只股票的最新市净率分别均仅有0.46倍;换言之,这两只股票目前都在以相当于净资产不到五折来甩卖。
在破净股数量大幅“扩容”的同时,部分公司股价己跌至历史低位。统计显示,上周3个交易日中,沪深两市有12只股票的股价创出历史新低;其中有4只股票为破净“成员”,分别为中煤能源(601898)、三钢闽光(002110)、柳钢股份(601003)和郑煤机(601717)。
破净公司回购预期升温银行或先出手
随着破净公司的增多,回购股份的声音不绝于耳。其实,在监管层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发行优先股募资来回购普通股的背景下,破净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开始增长。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9家上市公司获大股东增持,6家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破净上市公司回购的预期逐渐升温。
证监会主席肖钢6日表示,要形成落实公司在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时回购股份的监管安排。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和8月,当A股市场处于弱势时,证监会也曾多次表态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
与以往不同,这次监管层在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同时,还安排了相关机制,即支持回购普通股的公司同时发行优先股。证监会发布的《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提出,允许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募资进行二级市池购,以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回购普通股。此外,还可以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为支付手段,或在回购方案实施完毕后,公开发行不超过回购减少资本总额的优先股。
市场人士表示,破净公司普遍股价不振,多是因为传统行业面临转型阵痛,因此市场对其“敬而远之”,典型如钢铁、交通运输类公司,这类公司中不少难够上发行债券或优先股的门槛。相比之下,银行尽管业绩增速放缓但依然“财大气粗”,电力行业因煤价下跌盈利能力回升,铁路基建公司也已有望焕发新一轮生机。此外,如中国石化(600028)等质地不错的央企上市公司,未来可能启动回购的企业可能也在这些行业上市公司中。
相关监管层在前日召开的一次会议中表达了希望破净大公司回购股份的建议,而此次被召集参加会议的上市公司主要为银行及大型央企。正如上述市场人士所言,监管层“发令枪”响过后,银行或是率先启动回购的公司。(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