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开闸强势来袭 基金仓位继续下降或为打新
新年伊始的IPO开闸,势必会加剧近期资金面紧张,但也为基金提供了打新机会。刚刚进入2014年,坊间传闻已久的IPO终于重启,而且来势异常迅猛,这对春节之前的市场应是利空,肯定会加剧资金紧张局面。不过,IPO重启之后,基金尤其是债券基金被限制“打新”,这对其又带来新考验。
IPO开闸强势来袭
说其强势,一点都不过分。2013年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在随后的一个月里,证监会持续推出了IPO财务信息披露、新版证券发行与承销办法,交易所明确新股申购的最新办法等配套措施,这一系列的动作标志着暂停历时14个月的IPO正式重启。
事实证明了一切。仅仅在一个月后,也就是2013年12月30日,首批五家公司获得首次公开发行批文,而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披露发行计划的公司已增加至26家。更为要命的是,在全年剩下的十个月时间里,大约还会有650多家公司等待上市。粗略计算下来,剩下时间中平均每个交易日要有三家。
看到这样的数据,市场肯定会清楚,此次IPO开闸到底有多迅猛。
基金担忧分流资金
面对IPO开闸,基金更为担心的是分流市场资金,但目前来看已经无法避免。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就此分析,由于此次IPO暂停时间比较长,监管层对IPO公司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过会企业的质量明显提升,因此市场对IPO的兴趣大增,打新资金可能会多过以往。同时,新股的批量发行也会转移更多的市场焦点,这在资金并不宽松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明显。正因如此,其对资金的分流作用可能也更加明显,预计将考验市场的短期承压能力。
同样,长信基金策略分析师毛楠指出,A股将迎来历史罕见IPO开闸浪潮,新股跑步上市、整装待发,速度超市场预期,将带来市场恐慌性失血;另外,在新的发行制度下,引入了市值配售制度,网上申购不仅需要持有相应的现金,还必须持有一定的股票市值,故不排除换现金为“打新”做准备。而国投瑞银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随着IPO开闸日期的临近,市场短期流动性持续偏紧和IPO重启仍会对市场资金面形成叠加冲击,从短期来看,资金偏紧的状况导致市场对大盘股兴趣偏弱,IPO重启后市场对新股估值水平如能给予稳定预期,会化解市场的估值风险,受短期资金偏紧约束,市场的兴趣点仍会集中在成长主题。
基金仓位继续下降
来自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月2日,偏股方向基金当周继续小幅减仓。其中,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配置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同时下降,降幅分别为0.23%、0.24%、0.34%。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偏股方向基金有轻微的主动减持。而这也是继前一周后,偏股基金仓位连续下降。
同样,来自众禄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结果显示,截至1月3日,样本内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自上一期的79.50%下降 1.78个百分点至77.72%。
对此,沪上一基金人士指出,基金仓位连续下降有两层含义:一是资金面持续紧张,那春节前股市调整概率大,基金减仓有避险需求;另一个含义是,基金有可能在为打新准备资金,因为根据IPO新规,基金“打新”的优势很明显。
基金限行谋求新尝试
尽管IPO重启已成事实,但基金“打新”没有这么简单。上周,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对网下配售的投资者作出规定,债券型基金等三类产品不能打新。更为尴尬的是,之前以“打新”为卖点的基金,如汇添富新收益、华富恒鑫、银华永利、华商双债丰利等债基,根据新规已经无法打新。
不过,这并不代表基金会放弃打新。日前,汇添富基金率先成立了全资股权投资子公司——上海汇添富医健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为:股权投资管理、创业投资管理、实业投资、投资咨询。在IPO重启的背景下,汇添富基金首家进军股权投资领域,抢占了行业先机。(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