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斌:建设中国版401k计划 养老金参与资本市场
未来,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有五个重要举措。
首先是前面讲到的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为中国经济中多元化的主体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注册制的本质是股票发行过程更加制度化、透明化和可预测
第二是简政放权,推动股票注册制改革。2008年,中国证监会曾和世界银行共同对中国资本市场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出版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在国际比较中,我们发现全球所有主要的交易所的股票发行制度都是注册制,仅有的两个以外,一个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一个是深圳证券交易所。
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个标志性的事件,它的本质是股票发行过程更加制度化、透明化和可预测。注册制改革本质上也是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再调整。随着监管部门的简政放权,市场的自我调节和供需的自我平衡机制也将尽快建立起来。世界上一些新兴市场经历过类似的改革,例如印度和我国台湾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管制到放松的过程,与此同时,相关的市场环境也需要不断完善,配套改进。市场逐步更加理性化,机构投资者更加发育,中介机构更多承担责任,投资者保护更加强化,市场的惩戒机制更加完善,等等。
刚才有一位业界的同志说,希望PE的监管放到证监会后要适度监管。我想过去的若干年中,证监会不断地在向市场化方向推进,我们也相信在肖主席的带领下,一定会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我们也欢迎大家更多的批评和监督。
动员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
第三还是要大力发展各类机构投资者,推动养老体系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良性互动,这是全世界发展的旁边规律。一些市场人士担心注册制后市场会不会供给失衡。一方面,随着放松管制,市场的自我平衡机制会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各类机构投资者尤其是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建设,动员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就像前面提到,中国社会现在有大量的富余财富,各类存款已逾百万亿元,个人存款接近50万亿元,注册制的改革和资本市场新鲜血液的注入,会激活和动员这些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分享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也将为市场的长期稳健发展提供支撑,而这一对接过程,客观上也能加快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建设中国版的401(k)计划,养老金参与资本市场
与此高度相关的问题是养老体系的改革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去年以来,社会广泛关注养老体系改革,各种方案据说有上百个。不管是怎样的改革方案,其重点应该是两个:一、建立真正的第二支柱,也就是中国版的401(k)计划;二是养老金要参与资本市场,通过投资保值增值,实现自我生长。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在过去十年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证明了国际通行的基本的、科学的投资管理方法在我们国家也是可以成功的,当然,实践中我们也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做一定的调整。美国的401(k)养老金计划过去的20多年中平均实现了6%的年回报率,我们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过去十年平均实现了8%的年回报率。
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么重要?背景就是我们的养老体系面临巨大的挑战。前段时间看见微博上有一句话,说我们全国的养老金还有1.5年就不够了,至于这个判断是不是正确,我们不去评论,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很多省去年和今年已经亏空了。按照目前的基本养老金的体制,大概在2050年前后,我们的缺口大致在几十万亿,不同的机构测算不一样,但是基本上差不太多。欧债危机中有一个国家因为养老金破产而陷入困境,这个国家叫希腊,这些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