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利率飙升央行未出手 公开市场继续零操作
继昨日银行间利率创下6月以来新高之后,今日央行并未出手救市。据一大行交易员向网易财经透露,今日央行继续在公开市场上保持零操作模式,为本月5日以来连续第五次暂停逆回购操作。
数据显示,本周(12月14日-12月20日)央行公开市场无央票和正回购到期。其中,今日有400亿元6个月期国库现金定存到期。由于前两周公开市场上均无操作,因而央行已连续回笼资金规模累计达到840亿元,其中上周形成自然净回笼370亿元。
本周以来银行间利率市场持续走高,并在昨日创下自6月钱荒以来的利率新高。昨日,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显示,截止收盘,资金利率全线上扬,其中,7天期利率品种暴涨144.30个基点至5.9020%,隔夜品种升11.8个基点至3.588%,1个月品种升53个基点至6.765%,14天及28天Shibor分别上涨 52.70个基点和53.00个基点。
此外,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利率各期限利率也普遍上涨。截止收盘,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大涨120个基点,达到 6.7000%;14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大涨190个基点,达到6.9000%,盘中一度创下6月钱荒以来的新高。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6月"钱荒"或将重演。不过,对于"钱荒"再度席卷而来的观点,多名金融业人士并不认同。东莞银行银行业分析师陈龙向网易财经表示,钱荒现象不会重来,"6月发生钱荒之前,央行的非公开市场操作还没有开始实施,而现在的话,这种操作模式已经非常常态化了,可以通过大行在短时间内安抚市场。"
"昨天下午建行就可能已经出手救市了,因为银行如果在市场上明显叫卖资金,那么它很可能是在央行定向筹措到了资金。"陈龙称。
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也认为,6月钱荒事件不会重演,这只是年底拉存款的保卫战,由于揽储压力大,资金利率或继续上升。
对于利率飙升的原因,陈龙向网易财经分析称,短期来看有三个因素,一是每年年底冲存款一般都在月初开始,大面积的存款补缴对资金有抽水的影响;二是今日有400亿国库定存到期;三是发行同业存单的银行做市所带来的影响。
"同业存单是以SHIBOR为基准参考利率,但是在银行间市场上的三个月、六个月期限品种利率较高,没有吸引力,因而必须在交易所提高shibor,而在回购利率市场上把利率拉低,两者靠近才有吸引力",陈龙指出,这些银行既是shibor的报价行又是银行间资金的主要供给方,因而可以做市。
他表示,可以看到过去两周资金相对宽松,但试点完成以后就没有必要再做市,因而过去两周出钱的银行开始收钱,通过期限错配去市场筹措资金,所以在本周二开始可以看到资金出现明显上扬。
除短期因素之外,季节性因素也是影响利率走高的重要方面。"年底企业和居民使用现金频率增加,造成资金从银行体系挤出,另外,今年还有一个不规则的因素,财政投放的资金很多都是留在财政专户里头,银行和地方政府都不敢使用,"陈龙分析指出,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增加的存款不能动,另一方面,一月初银行还必须补缴大量存款准备金,因而需要提前筹措资金。
尽管利率再度创下新高,但是央行在本周继续保持沉默,没有依循惯例出手相救市场。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外汇占款太多,央行认为市场上是有钱的,加之过去降杠杆效果不明显,因而不想给银行造成总是有兜底的习惯。
陈龙认为,随着美国未来将退出QE,中国降杠杆、控风险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时间窗口可能只有一年,央行会在这个阶段加大控杠杆力度,明年或将保持信贷收紧。
"因为如果在美国退出QE,全球流动性收紧之后,再来加大降杠杆力度,会导致国内出现金融危机。"(网易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