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盘面分析 > 正文

国金证券:三大因素抑制 沪指明年看空至1700点(4)

www.yingfu001.com 2013-12-06 10:47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

  地方债务见光难背后:政府负债过于沉重

  虽然“编制中央和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在三中全会之后终于定了调,但包括上海在内的多个先行地方在试点编制资产负债表超过一年之后,却还没有一个地方公布自己的资产负债情况。而实际上,各地“负债表”难产的背后是,政府资产负债过于“沉重”的现实。

  据媒体报道,2011年11月,上海提出,将“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试编政府资产负债表,建立健全管理规范、风险可控、成本合理、运行高效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切实发挥政府债券在支持和促进上海‘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此之前,财政部已经向全国人大递交了相关的文件。2012年9月,海南、甘肃、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先后启动试编政府资产负债表工作。不过,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从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

  2011年,审计署按照“见账、见人、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经过大量调查,摸清了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结构、成因及偿债风险状况,并发布了报告: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7万亿元。

  但事实上,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只涉及到省市县三级政府,如果加上乡镇级,此数据也将大大增加。

  “试编工作暴露出了很大的困难,在编制的初期,编制的范围估计还要受限于接受预算拨款的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难以覆盖‘企业化’的事业单位,也不会覆盖国有金融和非金融企业。而不同的国有背景的单位管理所属管理部门的混乱也决定了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的难度,目前行政单位归财政部管,国有非金融企业归国资委管,国有金融企业没有全面数据,行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只能隔几年普查一次,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等)更没有明确的统计数字。”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教授许安拓对媒体称。

  更为关键的是,“现在地方债普遍指标太高,不能让它破掉。中央政府理论上不应该给城投债兜底,但中国可能做不了那么理想化,中央和地方政府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承担多少是个问题,如果全部兜底,地方政府就会乱发债;如果不兜底,地方政府崩溃,那也不行。”邵宇告诉称。

  2012年曾编制过地方负债表的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曾警告称:在不改革的情况下,中国政府的债务占GDP的比重,2050年会超过100%。马骏认为,中国地方债反复出现风险的原因,是每年约5万亿元的地方融资需求与一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的严重错配。

  与中央政府形成鲜明差异的是,地方政府负债膨胀速度高于资产扩张速度,中央则正好相反。而城镇化的提出,让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又掀起了扩张的苗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31个省级国资委中有28个省份都设有融资平台,地市设立的融资平台更多。

  “投资冲动和债务风险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另据了解,2009年以来,中国地方平台债务上升到GDP的20%左右,一些地方出现偿债风险。随着监管层收紧银行对平台贷款,2012年开始,地方平台开始转向以信托贷款等方式融资,地方债务风险开始以新的形式体现出来。(新浪)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