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幅收窄应该感到担忧吗
一旦早盘的走势以相对一边倒的局面“定调”,那么午后即便略生波澜,总体市道也不会发生大的改变。譬如11月28日的关键性“向上拔升阳”,当天午评笔者已经说过“这个周四依然属于多方”,午后虽然明显回落(说实话上影线幅度不算太小),但整体重心上移格局不变,这一天的走势对之后的行情有多大影响呢?想想看这一天之后的“一阴三阳”就知道,多方持续性攻势绝不会因为一根上影线而改变。巧合的是,今天午后大盘再度出现了缓步滑落,K线图上又留下了不应忽略的上影印记。如果说午前走势是“振奋人心”的话,那么由于大涨已经定下了相当看好的基调,午后虽再有冲高但最终仍是红柱少绿柱多,可就会让不少引颈期盼“更上一层楼”的股友们不满意了,那么这种滑落的缘由又出在哪呢?
也有两方面:
首先,仍以沪指为例,虽然日线上的长期压力线“超强高点连线”已经宣告攻破且持续的向上远离,但长周期还有一些高山峻岭需要翻越。如30月均线目前在2248附近,120周均线目前在2252附近,两者结合使得2250点附近成为了空头必然死守的扼要位置,也是新一代的“兵家必争之地”。短线大盘难以下行的道理已经无需笔者多说,除了反复强调的“溢价指数”,“IPO需求”和“PMI复苏”等宏观理论之外,微观方面与大资金(机构)的积极布局有直接关联,主力资金加速流入封杀了下跌空间。譬如我们从中登相关数据可以知道,经过近期的波动散户持股帐户逐步减少,而从盘面来观察,机构的大举入场与散户的持续离场再次形成了鲜明的背离信号,而历史来看这一背离信号无疑是一大底部信号,当然行情起来不会一帆风顺,盘面表现得磕磕碰碰更为合理。
如何体现“磕磕碰碰”?进两步退一步,甚至进一步退半步都在可以接纳的范围之内。我们都知道“没有量能难有大行情”,午评时有人对当前企稳不以为然,认为“忽悠”居多的理由之一也是“临近年末流动性资金面的匮乏将制约行情的高度”。120周线作为长期重要牛熊分界线之一,自2011年大幅跌破以来已经失守两年多的时间,想要快速收复绝非易事,没有量能的配合无法一步到位地攻克。从上半场沪市表现出的量能来看,似乎全天水平可以和周一的“放量博弈”看齐了,而我们都知道周一是博弈巨震的结果,放量理所应当,而今天则是多头主攻空头死守,放量属于多头激发出的内在动力,若成交金额能够再次触及1500亿以上,攀高或许会更加容易?但午后在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下,资金入场的意愿有所消退,量能不济导致2250点处的压力尽显,指数略微回收做蓄势状态完全可以理解,毕竟收盘涨幅还是不低嘛!
其次,其他因素的干扰“卓有成效”,这个其他因素不用我多说,自然指的就是创业板的翻跌回落。实际上近一段时间笔者对创业板的态度也十分鲜明,即短期内“挤泡沫”态势已成不可避免,对这其中绝大多数个股都是能不碰则不碰,远离远离再远离,尤其是在主板有确定性机会的时候,何必火中取栗?强调主板有积极特性和冲刺预期,不等于否认小板的风险未释放完毕,反之看到小板的风险也不等于对主板要继续悲观下去,可悲的是部分挑事者断章取义就来对笔者的观点大放厥词,最终只能是让大家看到无知且可笑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