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盘面分析 > 正文

证监会紧急澄清传闻 管理层20项IPO配套制度月内完成(3)

www.yingfu001.com 2013-12-03 10:56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

  冲刺IPO重启:管理层20项配套制度月内完成

  【编者按】《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对于管理层也是一场竞赛。它们需要跑赢时间。为了要在明年1月份批复50家公司IPO,包括证监会、交易所、中证登在内的管理层在1个月的时间内,要制定20余项配套措施,节奏之快,历史罕见。

  一场围绕着新股发行的最后冲刺正在展开。

  12月2日傍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暂行规定》在证监会官网、微信、微博同步发布,近20套改革配套工作中,第一个项目已经完成。

  按照11月30日证监会透露的时间表,《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后,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进行相关准备工作,才会有公司完成相关程序。预计到2014年1月,约有50家企业能完成程序并陆续上市。

  而在这期间,根据发行部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从证监会到交易所有近20项配套工作需要完成。

  1130全速开动

  在2012年10月10日IPO实质性暂停以来的13个月中,证监会的两个发行部门,除了研究推进新股改革与IPO财务核查之外,日常的审核监管工作便按下了暂停键。

  而这个暂停键随着11月30日《意见》的发布,便被快速前进键所取代。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长。

  按照目前的工作部署,证监会要在一个月内,至少为在审企业完成发行新规所需遵守的各项配套工作。

  因为所有企业必须符合改革意见的要求后才能发行新股, 这些的前提就是证监会出台配套规则和措施,落实改革要求。

  比如,证监会要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制定老股转让办法,完善信息披露规则;证券交易所及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需要制订新股网上配售的实施细则;证券交易所需要出台文件并调整交易系统,完善新股上市首日开盘价格形成机制及新股上市初期交易机制,建立以新股发行价为比较基准的上市首日停牌机制等。

  所以,从发行人到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都在等待各种可以实际操作的细则。

  “财务专项核查程序在未来IPO审核中具体怎么安排?”一位沪上大型券商的投行人士对记者举例指出。

  而证监会在11月30日的全速开动,或者可以缓解这些市场参与者们的焦虑。

  比如在11月30日下午3点公布《意见》的新闻发布会召开同时,发行部和创业板部的负责人便召集了相关的各处负责人,要求他们通知在审的未过会企业按照新规定进行招股说明书披露。

  “通知所有人是否需要调整,我们正在布置。”发行部人士指出。

  在11月30日同时启动的还有审批流程的重新梳理,因为在《意见》公布后,原来公布流程进度表要发生相应的调整。原本监管部门已经有初步的调整预案,但是由于《意见》稿最终在11月30日发布,必须根据最新版本修改。所以发行监管部门便在第一时刻启动了流程梳理。

  据发行部负责人透露,这张新的流程表有望最迟在下下周前公布。

  还有一些则是在这轮漫长的新股改革研究推进中,发行监管部门早已根据以往监管经验准备好的内容,这些配套工作遵循的是成熟即发布的原则。

  比如在12月2日晚间第一个亮相的老股转让配套制度,就在这个行列中。

  此外,针对招股说明书的信息披露新要求,发行监管部门手中也已握有超过10份已经成熟的指引,“有些已经成熟的,我们争取最近公布。”发行部门负责人指出。

  配套体系全解密

  事实上,这种证监会加速推进的配套措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发行部负责人就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提问,详细介绍了整个配套措施体系。

  其中,在证监会层面,包括了已经推出的“老股转让办法”、《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承销办法”)、信息披露规定、中介机构工作底稿抽查制度等。

  其中,“承销办法”是每次伴随新股改革意见都要进行修订的例行动作。由于此次改革在新股发行定价方式、配售方式等规定大幅放开,原《办法》涉及的条款也必须进行大幅修改。

  “从草稿来看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内容删掉,很快就会推出。”上述部门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而信息披露规定也是重头配套内容,根据此前监管层透露的信息显示,由于以往招股书准则在多方面确实有不适应现实情况的地方,会以做加法为主,对特定事项、特定行业出专项披露和尽职调查指引。

  比如考虑对历史沿革予以减化,企业经营活动周期性波动客观存在,考虑增加对周期性行业经营特点的披露,还有可能把财务核查12项重点核查内容以专项指引的方式出台正式文件等。

  据了解,目前发行监管部门已经掌握成熟的信息披露指引就有十余项。而在《意见》出台之后,需要根据《意见》调整的信息披露规定也在紧急制定中。

  此外,中介工作底稿抽查制度则是将对如何开展抽查出台专项规定。

  按照此前监管曾透露的基本设想,是比照2013年初财务核查的做法,在每个月初提供一个即将上发审会企业的名单给证券业协会,由协会来组织抽检。抽查完之后企业才能上发审会。(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