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乐章:改革唱响春之声
主旋律:注册制领衔A股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资本市场送来了强劲的暖风。证监会主席肖钢指出,《决定》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资本市场将迎来新一轮难得的发展机遇。
随后,各部委则陆续对其所涉改革内容给予了诠释,本月也成为了A股市场的政策“蜜月期”。在各项新政中,“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则成为了引领A股改革的核心。对此,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解读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但注册制不是登记生效制。随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注册制改革需三方面工作齐头并进,一是切实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改革理念,二是推动监管转型,三是把加强监管执法作为市场化改革的法制保障。
注册制定调IPO发行的方向,而另外几项新政则将引来资本活水。本周一,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险资股权投资比例有望从10%放开到30%。“此举一旦落实,将有望为A股市场带来1.88万亿元左右的长期投资资金。”申银万国重庆首席投资顾问谭飞认为,此举对于稳定A股市场的资金面、树立市场长线投资理念都有积极的意义。
本周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某论坛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将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并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主体资格,增加投资额度。条件成熟时要取消对QDII和QFII资格额度审批。“政策放开对市场将是一个重大机会。”重庆阳光私募第一管理人、穿石投资董事长蔡生俭向记者表示,QFII主体资格的扩大、投资额度的增加,不仅会引入更多的资金活水,还将加大引入国际上相对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对于稳定A股市场有着比较好的示范效应。
除了上述政策和导向之外,央行副行长易纲指出,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是金融开放的重要内容。而“金改”的推进则将同时为实体经济和A股市场注入正能量。昨日,证监会关于支持银行发行优先股的表态则成为了A股市场最为重磅的“利好”,其中直接受益的银行板块更是迎来了普涨。
协奏曲:国内外机构齐声唱多
改革春风吹进了A股市场,也吹进了国内外机构投资者的心里。国际投行高盛率先对中国股市改口唱多,在其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高盛不仅上调中国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至7.8%,同时还将中国股市评级从中性上调至超配。高盛分析师称,中国支持促进改革势头,使周边国家受益。按美元计,这些市场2014年总回报率将为15%至23%。
不只是高盛,美国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EPFR)在最新发布的周度资金流向报告中表示,近期全球市场对中国股市的积极情绪已经明显升温,该机构监测的中国股票型基金在最近8周中有7周实现“净吸金”。
在唱多的同时,海外资金也在积极做多。上市公司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榜的数据显示,在剔除部分个股限售股解禁情况之后,QFII今年三季度的持股市值为344.03亿元,比二季度的267.82亿元增加了76.21亿元,增加幅度为28.46%,为2007年四季度以来最高的水平。同时,外管局数据则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QFII累计获批额度达到了485.13亿美元。在国内,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券商,也纷纷表示了“积极乐观”的态度。以上券商在2014年策略报告中对改革都具有良好的预期。
“2014年将成为中国迈向新一轮改革的起点,这无疑是国内外机构一致看好中国股市最根本原因。”武汉科技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