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安全生产大检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围绕油气管道修复、更换、新建及安全生产智能监测的相关需求都将得到提升,其中的金洲管道、玉龙股份等油气管网龙头企业和汉鼎股份、汉威电子等安全生产监控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露爆炸事故尚未平息,11月27日凌晨,贵州省又发生一起输油管道泄露事件。据报道,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已部署立即开展以油气管道、城市管网等为重点的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专项整治。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安全生产大检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围绕油气管道修复、更换、新建及安全生产智能监测的相关需求都将得到提升,其中的金洲管道、玉龙股份等油气管网龙头企业和汉鼎股份、汉威电子等安全生产监控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事故频发倒逼监管提速
近年来,由于部分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建设滞后、年久失修、铺设不当等,导致地陷、内涝、油气泄漏等事故时有发生。
据公开报道,今年3月25日,湖南长沙一名女大学生在暴雨中落入没有井盖的下水井道丧生;5月20日,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华茂工业园由于地下排水箱涵老化发生地陷,导致5人死亡;8月14日,哈尔滨市辽阳街路面突然塌陷,4人落入深坑,两死、两伤。今年以来,温州、北海、太原等地陆续发生地下油气管道爆炸,造成多人伤亡……
据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我国城市地下管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因而导致一些事故发生后无人担责,“小隐患”演变成了“大灾难”。
来自监管部门的消息显示,“11·22”青岛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是一起十分严重的责任事故”,在考察该事故抢险工作时,国家领导人再三强调,要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特别是要深查地下油气管网这样的隐蔽致灾隐患。
为落实国家领导人在“11·22”事件中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网管设施的安全生产工作。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认真吸取青岛黄岛输油管线泄漏引发爆燃事故的教训,完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机制,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机制,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督促检查,对天然气管网及配套设施进行全面、系统、彻底的隐患排查。建立和完善天然气生产、净化处理、增压、储备及中高压管线等重要设施的在线监测制度,实时监控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理。
据了解,本次排查明确针对“主干网线”,西气东输主干管网、陕京输气管道将被纳入首批排查对象。
油气管道相关产业迎机遇
业内人士认为,诸多安全事故,首先暴露出中国油气管网老化维护问题,借此机会彻底改造全国范围内存在安全隐患的油气输送管网,系统开展老旧管网修复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倒逼国内油气管道修复业的提速。其次,说明国内输油管道在质量上比国外要差,对管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国现有油气管网总长度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油气管网建设已跟不上需求的增速,未来建设需求巨大。
银河证券表示,青岛事故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方面体现:1 )从管道质量控制方面,对相关优势企业构成利好。基于类似事件的严重后果和潜在的巨大风险,预计未来包括规划、生产、采购、施工等产业链各环节,对管道质量管理和风险监控的重视程度将显著提高。而对质量要求的提升将会加剧行业竞争,从而未来在技术、质量、稳定性等方面领先的企业其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2)推动城市管网改造与油气输送管网建设的加速。本次事件充分暴露了目前城市管网改造以及油气输送管道建设不足的现状。未来更新换代及修复改造的需求将逐步上升;油气输送管道方面,安全管理及相关规划方面客观上存在提升总里程的需求,长期看起需求增速可观,上述将对钢管行业整体需求的提升带来利好。未来若出现诸如管网建设目标上调等利好,则属于超预期。
民生证券认为,安全生产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涉及建设用材和产品的安全稳定性;另一方面涉足生产过程中的设备监控。青岛事故发生后,预计油气管网建设用钢管质量要求将异常严格。为了保障未来管线的安全并降低事故风险,应用业绩弱的厂家可能将被限制采购,传统龙头企业份额有望提升。在产能略显过剩的行业中,预计龙头企业运营景气望持续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事故发生后,终结管线垄断的呼声甚高,并被认为是提高效率、安全生产的最佳途径。另据报道,一位参与中央相关能源战略制定的智囊人士日前表示,将天然气管网独立出来运行并由国家对管输费单独定价是一个方向。
业内人士指出,若改革得以实施,下游用户需求将得到显著释放,非常规天然气也将更容易进入气网。此举将显著推动国内天然气管网建设,玉龙股份、金洲管道、久立特材、常宝股份等非中石油体系的管道厂商有望受益。
此外,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强油气管网监管,稳步推动天然气管网独立运营和公平开放,保障各种气源无歧视接入和统一输送;“十二五”时期,新增原油管道8400公里,新增成品油管道2.1万公里,成品油年输送能力新增1.9亿吨。而根据《全国天然气管网布局及“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截至2010年底,中国天然气主干管道长度为4万公里,“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管道总长度超过4万公里。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中国正在追赶美国加紧油、气管网建设投资,国内油气市场需求快速增加,在天然气方面,国内每年产量增加13%,而需求量增加16%,油气需求量的增加倒逼管道线路建设速度,可以预期伴随管网建设,相关公司持续受益是大概率事件。
两条思路掘金
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安全大检查工作将同时激发围绕油气管道修复、更换、新建及安全生产智能监测的相关需求,其中的金洲管道、玉龙股份等油气管网龙头企业和汉鼎股份、汉威电子等安全生产监控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金洲管道:为油气管道设备提供商,拥有高等级石油天然气输送钢管、钢塑复合管研发制造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燃气、石油天然气输送等领域;在钢管下游需求景气的大背景下,金洲管道积极投资建设产线,合计权益产能预计由2013年的100 万吨升至2014年的130 万吨。且新增产能是毛利高的焊管和钢塑管,高景气、行业高进入壁垒预计将保证公司新增产能的正常消化。
玉龙股份:为中石油、中石化管道合格供应商,作为油气输送领域龙头,公司在市场化订单竞争中优势明显。未来中石化新粤浙干线招标和紧随西三线主干线铺设完成而来的城市管网建设有望催化油气输送焊管的持续高景气。玉龙股份募投项目预计2013年逐步建成投产,2012-2014 年产能将由82.5万吨增长至109.5 万吨。
汉威电子:201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4.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2万元,同比下滑38.33%,从公司收入角度来看,公司已显现走出低谷的迹象。公司主营业务为气体传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有望在高端产品上实现进口替代。
汉鼎股份:201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396万元,同比增长26.60%;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25.7万,同比增长26.52%。公司前三季度累计新增合同和新中标项目5.2亿,其中三季度新增1.1亿。四季度历来是公司新增订单贡献最大的季度,而公司前期重点布局的安防、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订单也将进入实质收获期,公司在全年仍有望实现约10亿的新增合同金额。与此同时,工程类公司的加速交付期在年底,预计结算的加快将会带动公司整体业绩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