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一个月的A股市场在昨日突然爆发,上证综指盘中一度劲涨2.49%,虽然收市时回落至2135.83点,但1.67%的单日涨幅仍是10月11日以来的最佳表现,而本报在对当前A股市场的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主力资金、产业资本等要素进行综合考量后发现,在大盘指数强势反弹的同时,有利于A股市场企稳走好的积极因素也逐渐占据了上风。
基本面逐渐转好
虽然近期大盘走势疲软,但宏观经济向好的形势仍在延续,10月份的PMI、PPI数据均处于相对景气的状态,而财政部本周发布的10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6.2%的消息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内经济的向好态势。
具体到A股上市公司来看,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已有80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3年业绩预告,其中表示全年净利润有望实现正增长的公司达到523家,占比约64.65%,而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喜率约58.33%。
申银万国投资顾问谭飞表示,就短期而言,经济转型会对传统周期性企业带来明显的打压,但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概率仍较大,良好的基本面预期将成为现下A股市场最大的托底支撑。
除了基本面的乐观预期外,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利好政策的憧憬则是推动大盘在三季度走强的另一大动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资本市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投资者对相关政策利好的期待再度升温,由此对A股市场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安防、军工、券商等政策预期度较为透明的板块已经率先在震荡行情中有所表现。
广发证券投资顾问王立才表示,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后,相关细节措施将在未来1个月内逐一落实,这不仅有助于深化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其中部分涉及资本市场的改革措施也有利于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中国资本市场背离经济基本面的深层次难题。
资金面依然趋紧
尽管目前尚不存在月末节点考核因素的干扰,但资金成本居高不下的状况却未改善,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截至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隔夜)报4.188%,比9月底3.126%的数据高出近1个百分点,而反映资金成本中期走向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1月)也从9月底的5.3%升至5.325%。而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新增贷款总额仅5061亿元,创10个月以来的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