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赣州稀土借壳昌九生化上市传闻的落空,昌九生化出现了连续七个交易日报出“一字板”无量跌停的走势。虽然从11月14日起,该股票被停牌,但复牌后仍难逃多个跌停板的走势。这样的走势让昌九生化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尤其是昌九生化的融资客更是面临着爆仓的命运,他们不仅血本无归,甚至还将倒欠券商较大的资金债务,面临被券商追债的困境。
昌九生化事件无疑向券商的“两融”业务敲响了警钟。因为面对昌九生化这种突发事件引发的“一字板”无量跌停,投资者根本就没有办法平仓,券商也没有办法进行强制平仓,从而导致融资买入者的投资风险被无限制放大。而在这种走势下,昌九生化投资者尤其是融资客的命运无疑令人同情。有业内人士因此进行反思,分析悲剧发生的原因。结果昌九生化进入“两融”标的成为炮轰的对象。
对此,财经名博皮海洲11月15日在其博文中表示,昌九生化融资客悲剧的发生,首要责任应该由昌九生化公司来承担。虽然直到今天(11月15日)昌九生化还在指责“重组传闻”为编造,但该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存在的问题还是很明显的,甚至是很暧昧的。
皮海洲认为,作为昌九生化的融资客来说,自身缺少风控意识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昌九生化作为一家持续亏损且资不低债的上市公司,如果不是因为有“赣州稀土借壳”的传闻,该公司的股价根本就不能站上20元,甚至达到40元的高位。可以说,昌九生化30元、40元的股价已经透支了“赣州稀土借壳”的消息。即便“赣州稀土借壳”是真实的,其股价也失去了进一步投资的价值,届时无非就是利好对兑走人而已。
他指出,更加重要的是,昌九生化自始至终也没有明确证实“赣州稀土借壳”的消息,从有关的消息来看,“赣州稀土借壳”只是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同时也表明“赣州稀土借壳”也存在不可能的选择。面对这样一种不确定性,甚至在股价已经反映出“赣州稀土借壳”预期的情况下,投资者仍然大量买进该股票,甚至巨额融资买入(11月1日的融资余额达到3.54亿元),这些融资客明显缺少风险意识,投资血本无归也就在所难免。
“也许,面对昌九生化融资客的悲剧发生,人们在反思融资融券业务的时候,不应该忘记到目前为止,昌九生化股票上还有1700股融券余额的存在。也许我们更应该向这位融券卖出昌九生化的投资者致敬,正因为有这位投资者的存在,发生在昌九生化上的两融业务不至于全军覆没。”皮海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