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去年同期增长10.3%,国内需求方面,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同比小幅增加20.1%。此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变,同比增长仍为13.3%。最后,10月份出口也取得好于预期的成绩。
对此,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近日表示,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显示我国经济势头持续回暖。但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两大驱动力,近几个月开始降温,有可能会拖累今后经济复苏的前进力量。
朱海斌认为,10月份经济指标显示,3季度以来的增长复苏势头在10月份依然得到延续。10月份数据有两大意外利好。首先,占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4%的制造业投资自7月份开始回升以来,现在看来保持住了稳定的复苏步伐。而企业利润近期也随之改善。其次,10月份出口增长超出预期,而且出口复苏范围似乎更广,已经波及多个出口市场(而且似乎也排除了虚假出口死灰复燃的可能).
不过,但朱海斌强调,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两大驱动力,近几个月开始降温,有可能会拖累今后经济复苏的前进力量。
此外,朱海斌还指出,尽管3季度经济数据出现回升,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改善,有些问题甚至更加严重。今年1-9月份,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到56%,消费增长放缓,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购的增长则落后于GDP的增长,同时信贷增长继续大幅领先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
“这一轮复苏已经在3季度达到峰顶(按季调整后季度年化环比增长率为9.1%),此后几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势头将会放慢。预计中国2013年全年GDP增长7.6%,2014年为7.4%。”摩根大通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