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力动向 > 正文

QFII专户年金加快入市 中石化再出手增持(4)

www.yingfu001.com 2013-11-11 14:49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

  皮海洲:大股东增持有必要进一步规范

  日前中国石化接连发布公告,向投资者公告控股股东中国石化集团增持公司股票事宜。

  中国石化先是在11月6日宣称,考虑到公司价值以及当前公司的股价,中国石化集团自2013年11月5日起拟在未来12个月内以自身名义或通过一致行动人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2%。公告表示,中国石化集团已于11月5日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A股606万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0.005%。随后,中国石化又于11月9日再发控股股东增持公告称,自2013年11月5日至11月8日,中国石化集团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累计在二级市场增持了3971.21万股公司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0.034%。

  在11月6日发布了控股股东的增持消息之后,中国石化又于11月6日、7日、8日三天继续增持中国石化股票3365.21万股。这一行动虽然或多或少出人意料之外,却也是在情理之中。

  再来回顾一下中国石化集团的上一轮增持。

  2012年1月9日,中国石化发布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该公告关于增持计划的表述与此次公告完全一致,同时亦表示在公告当天中国石化集团已在A股和H股二级市场上增持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0.54%的股份。而2013年1月9日,中国石化又发布另一则公告,宣称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期间中国石化集团增持了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0.54%的股份。也正因如此,在中国石化发布新一轮控股股东增持计划的时候,市场明显表现出对中国石化新一轮增持的不信任态度。作为中国石化及其大股东来说,也感受到了市场的不信任态度,所以就有了中国石化集团在11月6日、7日、8日三天继续增持,也不排除在以后日子里的继续增持。

  要改变投资者对中国石化及其控股股东的不信任态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在新一轮的增持中,中国石化集团能够如实地完成增持计划,即达到或者接近增持2%的上限比例。

  但即便如此,要取得投资者的信任仍然不容易。虽然大股东增持是维护上市公司股价的常用工具,但在现实中,大股东增持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的目的。要么是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服务,要么是为机构在二级市场的炒作服务,或者是为限售股解禁服务。

  这一次中国石化集团的增持同样也是有其目的的,即减轻中国石化可转债股价倒挂的压力。因为中国石化在2011年曾发行2.3亿张可转债,募资230亿元,存续时间为2011年2月23日~2017年2月23日。该可转债目前的转股价为5.13元/股,明显高于目前中国石化二级市场的股价。若按照这样的价格转股,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后将被套牢,所以还不如继续持有可转债,既可享受利息,到期后又能收回本金。因此,中国石化必须采取措施把股价拉上去,以促成可转债持有人早日转股,减轻公司的财务负担。

  基于此,笔者认为,监管层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大股东增持行为。

  一是对控股股东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达到与超过51%的公司,应严禁大股东进行增持,避免加剧“一股独大”的现象;二是大股东增持的信息必须进一步透明。如大股东增持的下限以及大股东增持的股价区间等,避免大股东的“年度增持计划”沦为“一日增持”;三是对于上一轮没有严格执行增持计划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应要求其3年内不得继续推出大股东增持计划,同时将大股东列为不诚信股东,记入公司的诚信考核;四是涉及到上市公司再融资以及限售股解禁行为的,应设立大股东增持的“禁止期限”,避免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以增持之名来行再融资或限售股解禁套现之实。(重庆商报)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