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评论 > 正文

野村证券:预计2015年全球股市将大跌25%到50%(3)

www.yingfu001.com 2013-11-07 10:18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

  明星基金纵论改革红利:“股市没有理由不反应”

  1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改革究竟给哪些领域带来红利?投资机会又蕴藏在何处?

  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 ;泰达宏利基金总经理助理兼投资总监、泰达宏利红利先锋基金基金经理、泰达宏利行业精选基金基金经理梁辉 ;华安基金投资研究部总监、华安策略优选股票基金经理杨明;兴全绿色基金基金经理陈锦泉,由4家基金操盘者共同讨论。

  土地改革:“大地主”的福音

  《21世纪》:怎么看待土地制度改革中的投资机会?

  梁辉:改革的大方向是转变土地用地模式,从过去的“增量用地”为主,转为“存量用地”为主。改革如果能按照规划落实,农民的土地利益得到保障,住房市场的土地单一供给模式有效解决,有利于大规模农业用地、城市工业用地的所有者。

  魏凤春: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针对现行制度中所存在的多种弊病,如市场价格扭曲、缺乏有效的土地流转市场等。因此改革的方向正是在于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金融实施。

  这一改革政策的实施无疑将提高农民的利益,并且抑制地方政府的售地冲动,使得农村土地定价更加合理。首先受益的将是拥有农用地较多的企业,即土地流转概念板块。

  与此同时,受益于土地改革而引致的农民收入增加将提高农户的消费能力水平。这将使得较为低端的家电、汽车等大众消费品板块间接受益。由于土地流转而引发的土地集中,必然会促进农村大规模、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因此其他行业中生产与农具、农用机械相关的公司也将受益。

  杨明: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并推动农村土地交易的市场化,从中长期看有助于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并改变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结构,因此,投资机会可关注未来受益于土地流转和土地增值,以及长期受益于农村消费与城镇化发展的相关企业。

  陈锦泉: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入市交易。总体看,有以下几个影响:一是会大幅增加土地流转市场的供应,给地方政府形成财政支持,缓解地方债务压力;二是从源头上缓解房地产价格压力,符合增加供给的市场化调控方向。对于拥有大量集体土地的上市公司直接利好;对于住宅性地产公司来说,影响复杂,毕竟有实力和经验开发的还是这些公司,它们在占有资源的能力上不会落后,但总量供给增大对于这些公司长期都有压力。

  财税改革:“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

  《21世纪》:财税体制改革,特别是理清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将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梁辉:当前财税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效率较低、财政支出结构和税制不合理。这些问题解决好,中央上收事权后,对环保、医疗、食品安全等民生相关领域的投入会更具效率,这些行业可能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魏凤春:财税改革的重点在于理清中央与地方关于财权和事权的划分问题,同时也将就此机会重新打造健全完善的基础性财税制度,房产税和消费税将成为地方的税收主体部分。这一改革方案的思路在于将财权和事权的重点向中央政府转移,借助财税改革之机,在关联性改革组合中,也提出了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设立“国民基础社会保障包”。

  在这一新的财政框架体系内,由于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将转为消费税,其注意力将被引导到市场经济要求的优化本地投资环境和公共服务上面。房地产税收的形式将由流转税转为保有税,这将提高拥有房产较多人的纳税金额,改善国民分配结构,缓解贫富差距过大问题。

  而中央政府由于财政收入的提高,也将相应增加全国统筹性的公共服务支出,相应的公共卫生、教育、旅游 、传媒等板块将受到有利影响。

  杨明: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将是理清中央和地方关系,一方面将部分财权下放,例如将消费税和财产税培育成地方税种,并赋予地方依法举债的权利,另一方面将事权上收,特别是将环保、文教卫、科研以及社保的部分职能上交中央政府,改革的核心目的在于提高政府主导投资的效率,同时财政支出结构向民生倾斜,提高整体社会保障的能力,此外,通过控制地方表外融资等方式,可以较大程度的化解地方债务问题,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中国经济、压制市场估值的一个长期问题。

  “股市没有理由不反应”

  《21世纪》:对于三季度政策预期驱动的市场行情怎么看?前期你们是否有参与?此类行情是否能持续?哪些改革方向可以持续关注?

  杨明:围绕政策和改革预期的主题投资,仍将是市场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特别在三中全会召开前后,预计还将有反复活跃的机会。相对看好与土地流转、国企改革、计生政策调整以及金融改革相关的投资机会。

  魏凤春:对于四季度的经济基本面看法并不乐观,资本市场持续增长的动能不足。对于投资组合的建议仍然是“现金为王”。

  在板块结构方面,建议关注与土地改革、金融改革以及与创新研发高度相关的信息传媒通信等板块。土地改革的持续影响度在于改革所需时间较长、涉及面广。金融改革则着力于人民币国际化和利率市场化的方向,以及受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银行放松管制等影响,易产生的变数较多。信息传媒通信等产业正在全球化产业格局演化的过程中经历快速成长的阶段,具有持续上涨的动力,也将是资本市场重点关注的热点。

  陈锦泉:今年市场行情主题色彩较重,改革若能超预期,力度和决心足够大,一定会产生深远影响。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最敏锐的反应器,没有理由不反应。如果改革给市场信心足够强的支持,对传统经济的长期悲观情绪的产生一些积极作用也不是不可能的。

  梁辉:市场短期将延续三季度的政策预期驱动行情,但11月三中全会的召开,将对预期中的改革路径进行“去伪存真”的筛选,之后市场风格有可能转换。我们较少参与市场的短期炒作,但会对真正有收益改革、有成长性的行业予以持续关注,如油气、铁路和土地改革等方向。(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