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三季报基本公布完毕,得益于A股市场震荡上行,三季度偏股基金表现优异。基金重仓股随之曝光,结合目前已发布的三季报,三季度基金再度改变态度,看好金融股,对医药股则总体上“敬而远之”。
三季度末,伊利股份再度确认基金第一重仓股的地位,持有基金数194只,持股总市值高达293亿元,占流通股本比例约42%。另外,海康威视也被基金大幅增持。三季报前十大持仓机构显示,7只基金悉数增持,数量在596万股至2100万股不等。另外社保基金也增持了1102万股的海康威视。此外,歌尔声学、大华股份、上海家化等也居于基金重仓市值排名前列。金融股再度受到基金青睐。以兴业银行为例,三季度末基金持股量高达14.44亿股,较中报期末增加了3.02亿股。三季度末,大成价值增长、光大优势等基金持有逾5000万股的浦发银行,而中报其持股数量分别只有3700万股和1000万股。民生银行也被易方达上证50基金等增持。大成沪深300等基金则增持了招商银行。
医药股遭遇大量减持
统计显示,目前已有105家医药公司公布三季报,其中83家公司前业绩同比上升,占已发布三季报药企的79.04%。从基金三季报看,基金正在大幅减持医药股。尽管医药板块前三季度业绩表现稳定,但是从目前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三季度医药板块的表现并不突出,涨幅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在中游。
从目前上市公司和基金的三季报情况来看,基金三季度正在大举减持医药股。统计显示,在上述105家医药,仅有19家公司获得了基金的增持,而86家公司被基金不同成都减持,减持比例高达81.9%。以华仁药业为例,今年中报该公司有29家基金共持股1534万股,而三季报仅剩富安达证券基金一家,持股量也只有40万股,基金减持比例高达99.74%。同样东阿阿胶、江中药业、华东医药、安科生物等都被基金不同程度减持。对于后市,西南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朱国广建议,配置受药品降价影响较小的医疗服务股,如信邦制药、益佰制药、莱美药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