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即便在今天的情况下,正如很多人指出的,地方政府在财政负债压力下,已经形成了对高地价进而高房价的依赖,形成了对土地开发商投资买地乃至参与土地一级开发的依赖。地方政府用限量拍卖商住用地最大化自己的土地收入,以筹集整个城市化建设的费用,以及政府奢华建设的费用,工业用地补贴的费用,乃至按中央规定去分担农村水利建设等各项的事业费用。这就使高地价高房价成为土地财政制度的畸形产物。
显然,这种高地价与高房价的循环必然进一步打碎城市化的主体即农民工及其家属和其他外来人口的安居梦想,使得这种脱离了多数人真实居住需求的高房价堆积越来越大的房地产泡沫,从而可能使中国走上在世界许多国家已经上演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的不归路。很明显,不从根本上终结这种卖地财政和融资负债搞发展的传统城市化道路,新型城市化根本不可能起步。当前,在不触动卖地财政基础上的房地产调控使房价越调越高、已经完全走入困境的情况下,改革显然亟待寻找新的方向和路径。
(作者系经济学家、东南大学教授。本文节选自华生教授即将出版的新书《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标题为编者所加)
华生微博选摘
10月20日 22:37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是二战后罕见的几个成功现代化的经济体。人均可耕地与我们相近,但农业现代化不是靠土地大规模向资本流转,而是靠农民进城平等变市民,并帮余下农民开展农村土地整理使农田条块化。他们转型中的一个共同点是坚持农地农有农用,严禁工商资本下乡寻租。市民符合条件可申请“归农”去真当农民。
10月18日 22:54
有说政府大力推动农地流转是为了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家庭农场,其实更错。中国除东北等个别地方外,别说今天农民户均几亩地搞不了农场,就是20年后城市化率超过70%,也还有4亿多农民,一家只不过20来亩地,不可能像欧美农民户均几百几千亩土地那样搞家庭农场。难道脱离常识搞大跃进的灾难还不惨痛?
10月18日 00:35
允许农地流转已是多年的政策,农民有利早就在转,我当然赞成。但农地转不转是每户农民自己考虑的事,现在非农民们火急火燎喊流转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吗?农民是否流转自家农地是他们自己的权利和自由,现在这样运动式造势是要强迫全国农民转地吗?农民进城不能安居,农地再失只能成流民,这是改革还是掘墓?
10月17日 08:06
媒体上充斥着土地流转的热炒。我就纳闷了,不是说中国的问题是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脱节,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吗?怎么都不谈人,不谈进城农民工,不谈他们几千万留守的子女如何家庭团聚,不谈户籍改革,全在眉飞色舞地谈土地?就因为土地可以生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