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拟打造国际商事仲裁中心
作为自贸区内争议解决和法律保障的重要制度性安排,上海自贸区仲裁院昨日正式揭牌。在上海自贸区内,90多项先行先试的事项中包含了一系列对外资开放的新领域、新模式、新业态,涉及投资、贸易、金融、航运等,将衍生出一系列仅在试验区28.78平方公里内产生的民商事仲裁案件。这类案件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称为“涉自贸区仲裁案件”,此类案件就需要更专业化的仲裁员和更国际化的仲裁机构来解决。
在获得上海司法局的同意并转报司法部备案后,上海自贸区仲裁院也就应运而生。
上海自贸区内的商业地产并不多,随着企业和办事机构加快入驻,区内写字楼出现紧俏的局面。上海自贸区仲裁院抢先承租在外高桥大厦,为区内的当事人提供就近仲裁咨询、立案、开庭审理等仲裁法律服务。
据悉,上海自贸区仲裁院是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的派出机构。上海市市长杨雄曾多次表示支持上海贸仲进驻上海自贸区并挂牌,副市长艾宝俊曾作批示。根据批示,今年8月6日,上海市发改委会同上海市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走访了上海贸仲,详细研讨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仲裁机构事宜。众多法律界人士认为,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打造上海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此外,上海自贸区内的首场拍卖会将在11月11日到15日预展,11月16日下午举槌。该拍卖会由上海外高桥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品藏拍卖有限公司承办,这是国内拍卖企业在自贸区从事保税拍卖业务的初次尝试。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上海自贸区的首场拍卖会在下月启动,接下来的每个月都会有常态拍卖会。和国内其他拍卖行相比,自贸区内的所有拍卖都是保税拍卖,只要你不把拍品带出自贸区,就不用支付6%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