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板块聚焦 > 正文

石墨烯首条生产线投入使用 七股再现金矿(名单)(2)

www.yingfu001.com 2013-10-24 09:03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

  石墨烯有望成万亿级产业

  石墨烯,被称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资本市场上相关概念股纷纷大涨。目前,石墨烯在我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近日,京华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李义春透露,石墨烯技术含量非常高,一旦量产完毕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

  新材料发展需做好内功

  京华时报:新材料在我国的发展,与世界相比,处于怎样的位置?又面临怎样的瓶颈?是否能提一些推动新材料发展的建议?

  李义春:近些年来,我国已越来越意识到新材料的重要作用,也因此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和规划,对新材料的支持力度很大。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新材料研究方面与欧美日等新材料世界强国相比,差距并不大。

  但在产业方面,面临的一个最重要问题是研究成果难以产业化发展。究其原因,是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工业基础、设备开发等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也是我国新材料产业目前发展的一个桎梏。

  想推动新材料快速发展,亟须提升我国新材料的工业化创新能力。以前我国工业大多是粗放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与苛刻,新材料发展需要做好内功,做好精细化,才能抵御国外的竞争。目前,国务院已经批复了要提升新材料工业化能力的一个重大专项,目前正在制订具体方案。

  京华时报:有人说碳纤维被封为“新材料之王”,您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能否介绍碳纤维在新材料产业中的地位,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

  李义春:碳纤维具有重量轻、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体育用品、交通运输等领域。其实,碳纤维并不算新的概念,问题是我国长期未能解决碳纤维的制备技术。我国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进行研发,到“十五”时期,开始有民营机制的参与,行业发展也有了重大突破,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比如高性能碳纤维长期仍依赖进口,并且受到西方的封锁限制。

  石墨烯将成万亿级产业

  京华时报:目前,石墨烯是否已经形成产业化?未来石墨烯开发市场空间大概有多大?

  李义春:石墨烯在半导体产业、光伏产业、锂离子电池、航天、军工、新一代显示器等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都将带来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凭借其特殊的物理结构和特质,在多个领域都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一旦量产完毕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

  从现阶段看,目前尚未真正形成产业化,石墨烯售价非常高。但未来一到两年,有望在几个方面形成突破,一是利用导电性,有望在动力电池方面有所突破;二是利用导热性,在散热材料方面,如LED的散热板方面,有望突破;三是利用其耐腐蚀性,有望在涂料方面形成突破。

  京华时报:石墨烯产业发展,在国家和相关部门政策层面是否会出台支持政策?

  李义春:近几年,石墨烯材料已经逐渐引起我国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2012年,工信部发布《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中的前沿新材料就包含石墨烯。目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围绕“石墨烯宏量可控制备”、“石墨烯基电路制造设备、工艺和材料创新”等方向部署了一批重大项目,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现阶段在基础研究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经出台了一个石墨烯重大专项。未来在产业方面,根据石墨烯产业推进情况,有望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启动一批重大专项。

  京华时报:有人说石墨烯未来可以应用于触摸屏、海水淡化等领域,目前我国在这一块应用情况如何?

  李义春:石墨烯触摸屏比现有手机触摸屏更加环保、便宜和耐用。从技术层面讲,该成果的问世有望缩短产业界对石墨烯材料8-10年产业化的时间预期。当前已经有多家公司制造出了样品,石墨烯适用于接触屏范畴会在近一两年即有望发动。今年5月,国内首条年产3万平方米的石墨烯薄膜生产线在常州正式投产,有望成功将石墨烯薄膜应用于手机电容式触摸屏,并实现石墨烯触摸屏手机小批量生产。但目前而言,虽然已经有实验室研究,并出来一些样品,结果也不错,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尚未达到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阶段。

  联盟瞄准产业化创新

  京华时报: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今年7月正式宣布对外成立。目前加入联盟的上市公司有多少家?都有哪些公司?有报道称金路集团牵头成立,这一消息是否属实?

  李义春:目前联盟发起单位一共27家,其中高校6家,中科院研究机构4家,企业17家,基本囊括了国内从事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的主流单位。其中包括四川金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联盟的核心发起单位包括清华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并不是由金路集团牵头成立。在石墨烯制备研发方面,金路集团的合作方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已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实现了石墨烯(层数在10层以下的石墨烯混合体)的制备,每批次能制备石墨烯30克。

  京华时报:请问联盟成立有何意义?产业联盟能对石墨烯公司和产业发展提供哪些有价值的服务?

  李义春:从石墨烯产业目前的发展进程看,石墨烯在散热、导电等特性的应用方面,已经到了尽快进行产业化的门槛。从基本的战略判断来说,大家应该联合起来再把产业往前推一把。另外,目前国内石墨烯企业良莠不齐,声称搞石墨烯的很多,但不少都是在炒概念,也容易误导公众及投资界,全国真正投入力量参与石墨烯研发的企业不超过二三十家。联盟的成立,就是希望将真正参与石墨烯研究的公司聚合起来,形成一个团队,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我们并不是瞄准基础研究,而是瞄准产业化创新。为此,联盟成立了六个委员会。包括标准专家委员会、专利专家委员会、资源专家委员会、产业技术专家委员会、产业促进委员会、国际合作委员会。

  另外,目前联盟正在全国布局4个产业创新基地,分别在无锡、青岛、深圳和宁波。地方政府也会出台一些政策,汇聚国内外的创新团队,与当地产业相结合,推动石墨烯的产业化进程。(京华时报)

  力合股份(000532)

  7月29日晚间,力合股份(000532)发布公告对石墨烯业务进行说明,承认公司间接参股公司从事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近日,部分网络媒体报道“全球最大规模石墨烯生产线启动”、“力合股份通过子公司力合光电间接持有常州二维碳素股权”。对此,力合股份称,公司没有直接参与石墨烯生产业务,公司间接参股的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力合股份称,目前,二维碳素具备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生产能力,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具体产量,该公司经营业绩尚无法预测。公司通过深圳力合高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力合华清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力合光电传感股份有限公司等仅间接持有二维碳素1.679%的股权,深圳力合光电传感股份有限公司所持二维碳素股权以成本法核算,投资收益的实现取决于二维碳素的分红情况。此项股权投资短期内不会对公司业绩形成重大影响。

  金路集团(000510)

  公司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联合开发电池级石墨烯技术已于2012年11月11日对共同完成的“石墨烯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通过了成果鉴定。公司截止2012年12月31日,共计投入资金600余万元,获得财政补助1300余万元。另外,公司在研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石墨烯基三位网络散热材料、石墨烯基动力电池项目。

  乐通股份(002319)

  2013年1月,公司与宁波墨西签署了《石墨烯油墨项目合作协议》,商定组建合资公司从事石墨烯油墨的研发和生产,计划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合资公司的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人民币,公司以现金出资人民币2400万元(占80%股权);乙方以石墨烯油墨的相关技术作价出资600万元(占20%股权)。宁波墨西承诺将以最优惠的价格向合资公司稳定提供石墨烯原料,双方将利用自身的营销网络帮助合资公司推广石墨烯油墨产品。

  中泰化学(002092):探矿权支撑股价,行业复苏可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杨柳波 日期:2013-09-03

  氯碱龙头,规模已成行业第一。公司主营氯碱业务,截止2013年中,公司实际生产能力为150万吨PVC(华泰70万吨,阜康80万吨),110万吨烧碱(华泰50万吨,阜康60万吨),128万吨电石(全部在中泰矿冶),125万千瓦电力(阜康能源30万千瓦,华泰公司35万千瓦,中泰矿冶60万千瓦),规模列行业第一。

  147亿吨探矿权价值被漠视。公司于2007年取得准东煤田将军庙矿区南黄草湖矿段探矿权,根据详查报告,该矿段煤炭资产储量147亿吨,据估算,该探矿权市场价值在78亿元左右,市场未予以重视的原因在于采矿权被长期拖延,2012年将军庙矿区总体规划获专家组通过,2013年获发改委通过概率大,办理采矿权的主要障碍即将消除,二级市场将对该资产价值予以重估。

  2013年发电量大增,增厚业绩。根据计划,公司2013年发电量将达到81.9亿度,自发电成本比外购电低0.2元/度以上,据估算,2013年发电业务带来的税前收益在12亿元左右,大大改善公司盈利性。

  氯碱行业景气复苏在望。氯碱行业产能投放进程放缓,进入休养生息阶段,同时受房地产支撑需求增速回升,行业进入景气复苏周期,下半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可能密集推出,复苏进程有望超预期。

  财务费用上升。由于建设项目完工投产,利息资本化终止,公司有息负债余额达120亿,平均负债成本6.5%-7%,我们预计2013年财务费用将同比增加6-7亿元;

  探矿权构筑高安全边际,上调评级至推荐。暂不考虑增发和煤矿资产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10元、0.35元和0.61元,对应80倍、23倍和13倍PE,目前公司总市值仅为64亿元左右,而根据估算公司南黄草湖煤矿探矿权的市场价值就达78亿元左右,股价安全边际非常高,且未来PVC复苏进程和采矿权的办理进程都可能超预期。基于上述考虑,上调公司评级至推荐。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