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近两个月以来的急速拉涨,基本上都伴随着“见顶说”的发酵,期间创业板指数也曾出现过显著的回调;不过,创业板指数很快就能以几连涨的超强走势,驱散了“见顶说”。直到上周,创业板指数接连出现重挫,市场才再度正视“见顶”这一问题。
从上周周中的暴跌到本周一的暴涨,再到昨日的天量暴跌,创业板指数短期似乎进入了上蹿下跳的“猴市”阶段。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创业板投资者心态不稳,无疑是创业板玩起“猴市”的最直接原因;不过,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市场在纠结“转型”逻辑还能支撑多久。
事实上,无论是从年内累计涨幅,还是从期间的上涨节奏来看,创业板指数这轮结构性牛市的涨幅以及力度,都显著超出了市场预期。其中,传媒等明星股只争朝夕地上涨,更是令资金只能无奈“看戏”。然而,历来就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创业板的凌厉上涨势必也会引发更为猛烈的下跌。时至今日,创业板的结构性牛途已经运行了三个季度,无论是从时间周期,还是从技术角度来看,回调整固都已经是无可回避的话题。因此,一旦市场出现风吹草动,或者明星股阵营带头下调,那么整个创业板指数就会放大这一波动;而其后当资金发现市场情绪好转之时,也会迅速跟进成长股,进而带动创业板指数迅速收复失地。
除了情绪性的触发因素之外,基本面的变化也成为创业板调整的一大原因。目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已经公布完毕,尽管三季度GDP增长7.8%,略超市场预期,但细项数据揭示的需求端持续疲弱、经济复苏乏力的状况也愈加明显。在此背景下,市场普遍预期四季度经济复苏将进一步放缓,而这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构性行情的演绎。
此外,改革红利释放窗口即将结束,也给了资金获利了结的借口。近两个月来,尽管主板指数持续在平台震荡,但围绕改革的各类热点层出不穷,创造了不小的赚钱效应。不过,三中全会即将在11月中旬召开,政策层面很难再超预期,政策红利的边际效应也正在逐步递减,因而资金获利了结的时间点也会有所提前。短期来看,创业板指数依然将受困于“见顶说”,期间市场情绪的波动极有可能继续引发创业板指数上蹿下跳,提醒投资者在此阶段要多看少动。(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