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危机暂时告一段落,纳斯达克和标普500指数也再创近期新高。但市场发现,A股却没有了前几周的疯狂,上周突如其来的下跌更让市场措手不及。
IPO重启是市场的阻碍,十八届三中全会政策有待明朗也会促使稳健投资者暂时回避。在经济无法推动股市的背景下,市场亟需新的主题投资来拉动。
三季报或将是行情最好的宣泄点。一批竞争优势突出的公司,一批真正的成长股将再次证明自身价值。
行情亟需新主题/
受到消息面和技术面的双重挤压,上周的A股出现回调,沪指下跌1.54%,深成指下跌1.75%,中小板指数下跌1.76%,创业板指数下跌2.17%。
目前,沪指和深成指均在30日线上方获得支撑,行情似乎仍大有可为。然而,对于经历了上周股市的投资者而言,行情实际上正悄然发生变化。
上周三,行情的大幅跳水让投资者措手不及。从消息面上看,美债危机是主要原因,但实际上,美债危机很快就告一段落,但上周四的行情仅维持了半日,午后再次大幅跳水。周五,市场更是用一种缩量震荡来维持着不起眼的反弹。
最为人担心的是题材股的大幅跳水。9月份以来,市场的赚钱效应主要集中于主题投资机会。自贸区、土地流转、传媒娱乐、二胎养老等题材股均制造出不少牛股。然而,上周这些牛股却惨遭大跌。
“这些围绕改革而炒作的题材股需要休息了。”有私募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改革题材股已经大幅炒作,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政策力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必然会有资金获利了结。如果要维持行情,市场亟需新的主题投资予以接力。否则,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市场的调整就无法避免。
对于谁有望接力改革主题投资,目前分析人士多指向三季报行情。
国信证券分析师黄学军指出,关于主题炒作,部分与改革相关的主题可能会告一段落,三季报进入披露期,这将提供新的炒作机会。
申银万国分析师严晓鸥指出,跟风炒作的风险在加大,临近11月时点,风险意识应逐步加强。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更为推荐三季报持续增长的优质成长股及受到政策倾斜、行业出现回暖的板块性机会。
兴业证券分析师纪云涛指出,三季报业绩一般可以为全年的业绩增长定调,显得至关重要。在做改革主题投资的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业绩,在业绩中发现成长性的基础,挖掘出长期投资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