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显示,而今年上半年华北、华中地区的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的年度经济增速目标分别为9%、10%、12%、10%,实际分别只达到了8.7%、8.4%、9.9%、9%,均未完成指标。这些地区大幅下调年度GDP目标似乎不是可能,而是多大幅度的问题。
根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除了北京外,到2017年底,天津市、山西、内蒙古、山东均要大幅削减钢铁、水泥、焦炭等产能。比如山西省,到2017年底,淘汰钢铁落后产能670万吨,淘汰压缩焦炭产能1800万吨;内蒙古淘汰水泥落后产能459万吨。山东省,到2015 年底,淘汰炼铁产能2111万吨,炼钢产能2257万吨,钢铁产能压缩1000万吨以上,控制在5000 万吨以内;到2017年底,焦炭产能控制在4000 万吨以内。
山西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室主任孙秀玲告诉记者,山西煤、焦、电、冶占工业的比重为80%,山西经济区域外向型明显,在全国不景气的大势下,山西经济难以好转。“在全国普遍降低经济预期目标的话,山西也需要调整目标。”
一位了解内情的人士指出,上海2013年GDP目标已经是7.5%,已经提前下调,该市2014年的目标不会变化。但是全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资源型省份,下调GDP目标,显得非常迫切。
国家年度GDP目标或下调
2014年全国GDP目标下调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一位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指出,国家要调整GDP的话,主要考虑几个因素,这包括潜在增长率、大气治理以及环境治理、发展阶段等因素。
而根据记者了解,目前潜在经济增速实际上已经比想象下滑的要快。
中国社科院经济形势分析组专家沈利生告诉记者,一般而言,过去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为10%左右,即改革开放的30年平均增速。
但是到了去年,一般认为由于劳动力总量下降导致人口抚养比的变化,实际的潜在经济增速已经下降到8%-9%。但是从去年到现在的情况看,可能实际的潜在经济增速下降到了7%-8%。
由于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年度目标是7%,2011、2012年的经济增速为9.2%、7.6%(国家统计局调整后数字),因此此后几年即使实际经济略微低于7%,但是5年实现年均7%的难度不大。今后从很长时间看,年度经济增速,应该在7%-8%之间。
“本来加大投资,使得经济略微高一点是可能的,但是最关键的是,本届政府更强调增长质量,宁可牺牲速度也要换取质量,所以实际增速可能稍微低些。”沈利生说。
交通银行分析师唐建伟则指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北专题民主生活会提出,树立正确政绩观,不要为生产总值增长率、全国排位等纠结,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这可能表明,现在新一届政府要改变唯GDP发展模式,各地可能会切实调低过高GDP的做法。
9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北强调,中央看一个地方工作得怎么样,不会仅仅看生产总值增长率,而是要看全面工作,看解决自身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成效。
不过,也有分析专家认为,中西部一些省份可能只是稍微降低不切实际的GDP指标,不可能调低太大。比如可能难以调低3个百分点。“因为西部担心,太低了,西部就很难赶上东部实现快速发展的可能了。”(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