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海龙称:年底房贷收紧是银行前紧后松的惯例,但今年二季度末已经显现,时间较往年明显提前。央行并没有统一发布关于房贷政策调整的消息,只是各家银行根据自身业务结构的调整,对个人房贷业务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从目前的趋势看,部分银行年内房贷计划额度已经提前用完,而70个大中城市房价已连续数月上涨,调控预期明显增强,不排除未来取消首套房利率优惠的可能性。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银行“停贷潮”主要是因为:一、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贷款额度用完了,只能停止按揭贷款了。二、如果房价上涨过快,房地产泡沫吹得巨大,银行会减少或停止住房贷款,以便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三、房贷主要发放对象是首套住房,而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比较低,因此,银行发放这种贷款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在上述几种原因中,易宪容强调,最主要的是房地产泡沫过大,有可能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无论从房价收入比,还是今年以来全国多城市房价的快速上涨,还是房产税等政策的逐步推出等来看,都意味着房地产业面临较大的风险。
业界等待三中全会释放的政策信号从历次楼市调控来看,只有2007年底、2008年取得相对较好的调控效果,当时多城市房价出现下调,而其时最有力的政策就是从严执行信贷政策,提高房贷门槛。“只有卡住了银根,才能抑制住房价的过快上涨。”一位地产从业人士表示。
易宪容表示,如果银行全面收缩房地产按揭贷款或全面提高贷款利率,将对国内房地产市场带来重大打击,会使得整个住房市场投资需求及消费需求全面减少,房价下降。
不过,尽管面临银行局部停贷,但房地产市场恰逢“金九银十”,目前依然保持着旺盛态势。今年中秋假期期间,北京新建住宅合计成交850套,为2010年以来各年中秋假期成交量最高。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旭认为,从目前的市场看,购房需求还是比较旺盛。
易宪容认为,最终决定这一切的,将是银行的风险意识和中央楼市调控思路。记者了解到,目前房地产业界普遍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都等着看政策的方向。(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