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股退潮 节前释放风险利于节后行情
市场出现了类似中秋节前的走势,即类似自贸区等前期强势股有明显的资金派发走势,而且力度非常大,多只上海本地股,尤其是外高桥、东方明珠、浦东建设等牛股纷纷跌停,有恐慌盘集中出局的意味。今天个股分化更为严重,热点方面,我们看到节日红包依然活跃,尤其是一些期货概念的,资源、农产品,包括页岩气热点活跃,涨停板数量并不少,但银行股的8连跌和强势股板块退潮显然对行情影响较大。玉名认为节前市场连续3天的调整,尤其是今天一批个股的跌停情况,已经是一种对风险的释放动作,强势股洗盘虽然猛,但并不会持续太久,而是通过急跌快速洗盘的走势,毕竟类似自贸区这样的政策受益板块不会仅仅是一波行情,而是会有资金更多的挖掘,但对股民来说很多爆炒过的品种不适合追高,还是应该按照热点轮动思路去挖掘补涨和轮涨热点。
近期自贸区概念走势火爆异常,尤其是外高桥打开涨停后,依然保持强势,稍微休整就再度大涨,外高桥连续16个涨停,17个交易日内翻了4倍之多的罕见奇观,又有如陆家嘴盘整后连续4个涨停的强悍走势。玉名认为这显然有些过于疯狂了,而29日上海自贸区挂牌,市场担忧会出现主力借机派发的走势,所以这样的品种出现类似中秋节前那样提前出现调整,并不是坏事,甚至还是好事,因为这些品种涨高了,必然是要调整的。创业板方面与之有类似走势,创业板指数一路强势,但其间并不拒绝调整,而且每每是经历了调整之后反而会再度新高,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强势股板块疯狂后降温,更有利于市场未来的走势。
本来,临近月底,又是到了季末,大家对资金面状况还是有些担忧的。尽管都相信不会再出现类似6月底的那种“钱荒”,但还是害怕届时因为资金供求紧张而导致市场调整,尤其是这几天银行股的走势,明显是有这样的要素。中秋节前股市成交量不断减少,沪市很快就从高峰时期的1954亿元下降到了1013亿元,但本周市场量能有明显恢复,周二开始重新回到了1400元水平,此外,我们看到SHIBOR利率在央行注入资金平稳市场之后开始回落,因此玉名认为当前的市场资金面还不算很紧张,甚至可以说传统意义上的月底与季末资金最紧张的时候正在过去,所以银行股的8天连跌有些过度恐慌的意味,在节前的调整,会让节后行情的风险大大降低。
周二开始市场进入到了节前持币资金撤离的时间,因为与春节长假不同的是,国庆节后市场的数据是涨跌各半的,并不像春节那样具有非常高的行情连贯性,当然这主要也是与市场资金面特征有关,四季度和一季度的资金宽松度没有可比性,而资金盈亏不同(年初资金盈亏归零,都需要做行情,但国庆节时资金盈亏差异性非常大)也导致行情的方向不同,所以“日历买股法”中总结长假效应时也提到了,春节往往是重仓持股过节,但国庆则一边采取6成仓位或低仓位持币过节。玉名认为经历了3天场内资金持币、持股的整理之后,接下来2天市场的调整压力会小很多,毕竟持币资金已经基本完成了相关操作,剩下持股过节资金的运作,这样行情将利于多头,所以节前红盘收官的走势还是可以预期的。策略上,我个人来说不认同,对后期行情过分乐观,甚至是牛市的思维,毕竟对国庆长假来说,历史数据已经说明了节后走势涨跌各半,同时长假本身也有不确定要素,不适合重仓,6成仓位是上限;但我也不认同市场过分悲观的走势,毕竟A股没有大涨,年线还是下跌的,主板刚刚对6月钱荒大跌进行修复,而且市场个股赚钱效应明确,之前介绍的博弈红包板块思路也得到了市场印证,是可以开展局部操作的。(玉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