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面对有成长空间的新兴产业,在专业投资者的估值体系中,最重要的其实不是市盈率,而是市值,市值概念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行业的整体市值空间,一个是上市公司的单体市值。如果行业的整体市值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某个市值非常小的公司市盈率高达百倍,如果单纯从市盈率角度来看,就会得出估值太贵的结论。正确的应该是以市值角度判断估值水平。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涨得非常好的新兴产业公司,都是预期行业空间比较大、而单体市值非常小的公司。
举个例子来说,近期受益于国务院、工信部等出台的促进信息消费、建设宽带中国等政策的信息产业持续上涨,如果看市盈率,毫无疑问目前信息产业的上市公司市盈率都偏高,但从市值角度来看的话,根据国务院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目前信息服务和信息设备行业所有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近1.8万亿,加上海外上市的公司总市值也不到2万亿,信息产业上市公司的市占率都比较高,所以从市值角度看,目前的估值是较为合理的,最多是预期都得到了充分反映。
理解了应该从市值角度去给新兴产业估值,接下来的逻辑演变便是,行业整体的发展空间能否在单体公司的实际业绩上得到验证,如果是,那么维持强势则是顺理成章的,如果不是,那么市值就有重新估算的必要。在业绩上,证实或者证伪,是新兴产业接下来必须要面对的一道门槛。
因此,在这个高点位上,投资者若要进行新兴产业的投资,一定要围绕行业空间、单体市值以及实际业绩三个角度去选择,详尽分析,理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