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荐股 > 正文

中秋节后热点可期 关注五方面投资机会(4)

www.yingfu001.com 2013-09-22 10:03 证券时报网我要评论

  “原来保荐人培训一般都是IPO、再融资审核等内容,今年第一次涉及到并购重组,这代表了监管层想要扩大并购重组业务的意图。”北京一家券商保荐代表人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从10月8日起,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将正式实施,好项目将直接进入快速审核通道,甚至免审,这预示A股市场的并购重组进程将加快。

  分道制提速并购重组

  根据证监会公布的信息,此次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将按照“先分后合、一票否决、差别审核”原则进行。由证券交易所和证监局、证券业协会、财务顾问分别对上市公司合规情况、中介机构执业能力、产业政策及交易类型进行评价,根据分项评价的汇总结果,将并购重组申请划入豁免/快速、正常、审慎三条审核通道,可以进入豁免/快速通道的具体条件见附表。

  并购重组提速有望提升企业并购重组的热情,增添市场活力。一位匿名证券投行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证监会针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申请正常审核通常是3个月的时间,启动分道制后,被划入豁免/快速通道的并购重组将会取消预审环节,审核效率将会提高。分道制是证监会一直在酝酿的改革,经过3年的技术准备和方案论证,终于在本周蒂熟瓜落。但是记者注意到,分道制改革方案出台后并未刺激ST板块以及*ST板块大涨。

  市场普遍认为此次证监会提出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引起了不小的遐想,认为随着并购重组效率的提升,在IPO已经暂停近1年时间的背景下将有助于提升上市企业壳资源价值。不过,记者却注意到证监会发布的公告显示,股票被暂停上市或者实施风险警示(包括*ST和ST)的以及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上市公司都不能列入豁免/快速审核通道。“ST和*ST公司最多就是按照正常通道去进行。如果从证监会的审核思路和审核进度来看,今年4、5月份以来,审核速度整体都在加快。如今并购重组全程4~5个月整个流程基本就能走完,而原来并购重组整体下来一年很正常”。

  除对风险警示板有影响外,分道制还直接利好龙头券商股。根据证监会《并购重组项目财务顾问执业质量评级方案(试行)》,财务顾问执业质量评级分为A、B、C三个等次。只有在证券业协会财务顾问执行质量评级方案中获得A类才可让客户豁免审核,这无疑将会促使券商行业两极分化。“获得AAA级别的大券商占很大优势;在业务能力一项,收入越高得分越高,这是大券商的优势;但是业务质量评级和诚信指标很可能成为颠覆性的指标,此前被立案调查的平安证券、光大证券等券商应该被排除在A类标准外”。资深投资顾问余荩对本刊说,龙头券商未来强者恒强。

  9大行业谁最受益?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称,对于《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中确立的“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九个推进兼并重组重点行业,且交易类型属于同行业或上下游并购、不构成借壳上市的,将进入豁免/快速审核通道。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向记者坦言,受到政策大力扶持的产业电子信息、医药等产业成为了资金关注的焦点,将这些产业划入豁免/快速审核通道可以加快行业优化,还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炒作题材。对于产能过剩、严重亏损的行业,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基本上是我国当前调构的重结点,将其并入豁免/快速审核通道,可以加快行业整合,使企业绝处逢生。

  然而前述匿名的证券投行部人士认为并购重组分道制的推出对于这九大行业来讲影响并不大,九大行业被划入豁免/快速审核通道后,只是加快了其并购重组审核的过程。而企业并不会因为审核速度加快而选择此时并购。由于市场对于过剩行业未来走势仍然看空,钢铁、电解铝等行业即使加快并购重组也不会受到资金的追捧。而相对来说资金较为充足、行业发展受到政策扶持、有望通过并购重组使企业做大做强的电子信息、医药等板块最有可能被热炒。

  继续做多新兴产业

  大盘机会取决于增量资金

  宏观经济的稳健,能够为股市起到良好的托底作用。但在没有增量资金入场的情况下,A股全面上涨的条件并不具备。特别是对于大盘蓝筹来说,因为盘子大,消耗资金多,经济数据的向好只是持续上涨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还是在于增量资金,这也是为什么近期大盘蓝筹有表现的也大多是概念性机会,因为概念难以证伪,容易形成集中热点,吸引资金追逐,炒作资金也容易全身而退。

  至于现在的热点话题上海自由贸易区,虽然其对中国经济的意义重大,但目前上海自贸区还是处于总体规划的初级阶段,从总体规划,到政策细化,到提升企业业绩,到贡献企业利润,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在路径模糊、实效难以估计的前提下,贸然追高或有风险。

  从股市资金总量的角度看,当前的资金状况还不能为大盘上涨提供持续的动力,大盘蓝筹反弹高度或有限。而市场对新兴产业的态度并未发生逆转,当前的经济和股市环境和2010年已完全不同,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明确的,投资机会、投资逻辑也是确定的。

  当然,上市公司中报已经公布,行业或个股证实还是证伪有了直观的依据,对于那些业绩确实向好、行业空间大、单体市值小的公司,值得我们长期投资。比如可以关注信息消费、电子、环保、文化传媒等行业内公司。

  我依然看好新兴产业,在市场都在期待创业板掉头向下、大盘蓝筹重新崛起的时候,创业板经历了短暂的回调后又维持强势,面对大多超过50倍市盈率的创业板股票,很多投资者难以理解,为什么这些新兴产业股票在涨到50倍、60倍甚至上百倍市盈率的时候,还能维持强势,还会有机构投资者买入。

  从市值角度看待新兴产业估值

  抛开泡沫炒作的成分先不谈,我们姑且相信,存在即是合理,那么合理的背后一定有其逻辑,对于专业的投资者来说,面对新兴产业的高估值,以道德审判的角度去批判泡沫是毫无意义的,最重要的是找到新兴产业能持续强势的逻辑,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你愿不愿意相信这个支撑上涨的逻辑,或者说,你判断市场上是不是会有更多的投资者认同这种逻辑,如果是,那么你就可以买入,或者,新兴产业就能维持强势。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