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战略方案》对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的实施目标都做了系统设计。在总体目标上,根据我国宽带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战略方案》围绕宽带覆盖、能力提升、宽带应用、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宽带发展2015年阶段性目标和2020年长期目标。
预计到2015年,通过战略实施,我国要初步建成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基本实现宽带接入。尤其是在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方面,战略提出,要在2015年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的水平,部分发达城市要达到100Mbps。同时,在网络覆盖能力提高的同时,要实现宽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预计到2020年,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国民充分享受宽带带来的经济增长、服务便利和发展机遇。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在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方面,战略提出要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甚至可达1吉比特/秒(Gbps)。同时,在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方面,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围绕上述发展目标,在《战略方案》中还分别提出了清晰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时间表,形成了实施方案。在全面提速阶段(至2013年底)。我国将加强光纤网络和3G网络建设,提高宽带网络接入速率,改善和提升用户上网体验。在推广普及阶段(2014-2015年)。我国将在继续推进宽带网络提速的同时,加快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深化应用普及。在优化升级阶段(2016-2020年)。我国将推进宽带网络优化和技术演进升级,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应用水平和宽带产业支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问:为实现有关发展目标,《战略方案》明确了哪些重点任务?
答:针对当前我国宽带发展区域差距拉大、网络速率整体偏低、以及产业支撑能力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战略方案》从区域发展、网络升级、应用水平、产业能力和安全保障等五个重点环节,分别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任务:一是推进区域宽带网络协调发展。东部地区以提速和性能改善为主,中西部地区以推进宽带网络覆盖和普及为主,农村地区则强调因地制宜采用有线、无线等多种接入手段解决网络覆盖和村村通问题为主。二是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同步提升骨干网、接入网和网站等多个关键环节的网络能力。三是提高宽带网络应用水平。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文化建设、应用普及等方面深化宽带应用。四是促进宽带网络产业链不断完善。通过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品产业化和支撑平台建设等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自主能力。五是增强宽带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将宽带普及与保障安全相结合,同步加强宽带网络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加快应急通信系统的宽带化改造,构建安全保障体系。为落实各项任务,《战略方案》以专栏的形式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将组织实施的具有重大引导作用和示范意义的7项工程。
问:我国将通过什么样的政策措施促进宽带发展?
答:《战略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实现我国宽带网络发展预期目标。主要内容包括7个方面:一是加强组织推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将成立“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协调小组,加强横向跨部委及纵向跨中央地方的组织协调,研究宽带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完善制度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推动开放竞争,深化应用创新。三是规范建设秩序。严格落实宽带网络建设规划和规范,保障宽带网络设施建设与通行,深化网络设施共建共享。四是加大财税支持,加快完善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促进提供包括宽带在内的电信普遍服务,充分利用中央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宽带网络发展。五是规划频率资源。明确国家无线频谱路线图,促进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各种宽带技术发展。六是加强人才培养。创新宽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先保障人才发展投入,加大高层次宽带人才引进和培养。七是深化国际合作,不断提升我国宽带网络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