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成长股的“成长陷阱”
成长股的估值水平已经较半年前系统性大幅提升,重新审视成长股中的风险因素尤其重要。
成长股受到空前热捧令一些机构投资人忧虑其中的风险,交银趋势基金经理曹文俊就是其一。在估值大幅上涨后,曹文俊认为,重新审视“成长陷阱”尤其重要。
“增量业务”风险
“时至今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一下热情似火的成长股中的风险因素,因为伴随着结构性因素的掘金浪潮,这些成长股的估值水平已经较半年前系统性地大幅提升。”曹文俊表示。
所谓成长股投资往往容易使投资人踩到“成长陷阱”,造成严重的损失。对很多企业来说,尽管看起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很诱人,但企业最终难以将其转化为营收和盈利,投资者因而无法通过企业盈利的增长来获得股票的长期回报,而仅仅只在初期通过其他投资者的认知偏差赚取估值提升的钱。
“这种认知非常重要,因为稍有不慎,你可能踩到‘成长陷阱’,成为那些因为认知偏差而为别人贡献收益的人。”
比如一种情况是“存量业务提供业绩 ,增量业务提升估值”。曹文俊表示,这类股票在市场中很常见,并且在特定阶段,其股价表现相当出色。增量业务契合当前市场主题或者市场空间特别巨大,而存量业务成长性偏弱或者带有一定周期属性时,由于市场的追捧,原先20倍的PE短期内可能就被提升至30倍甚至更高。当年的“涉矿概念股”和今年的“手游概念股”大体属于这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