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提早应对美联储退出QE
美联储(Fed)于2014年退出QE的预期愈发升温,由于美元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货币,美联储退出QE将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冲击。
冲击将在三个层面上展现出来:第一,美元利率进入上升周期;第二,金融市场上的美元流动性减少;第三,美元汇率也进入上升周期。
上述三个变化对两类国家的影响比较大:第一类是外债比例较高的国家。第二类是本币汇率盯住美元的国家。
如果定量估算美元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形:第一种,美元汇率回到前期的高点。这意味着美元的有效汇率将从当前的水平上涨30%,这将导致人民币被动升值24%。第二种,如果美元汇率上升但是回不到前期高点,仅从当前的水平上升20%,那么人民币将被动升值16%。
当前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已经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点,市场已经接近均衡水平。若如上述假设的两种情形被动跟随美元升值,我国很可能会面对一种类似东亚国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面临的情况。
首先,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受到最先影响。人民币升值导致进口增加,出口部门竞争力降低,国际收支账户当中的经常项目可能会出现逆差,其中向发达国家市场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的冲击较小。
其次,更大的冲击发生在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当跨境投资者发现“趋势性变化导致中国外汇收支的经常项目出现持续逆差”的时候,一定会想方设法让资金流出中国,于是资本项目也出现逆差。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逆差”的情形将导致外汇储备快速减少,迫使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并贬值。
从2009年以后,国内学者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变化,并意识到美国经济可能已经率先走出危机后的衰退,开始走向复苏。根据这点,我国政府可以提前调整经济政策,企业和个人则可以提前调整财务规划,以便更好应对下一次冲击。(环球外汇网)
沪指放量攻上2200点 短期面临调整压力
市场经过前几周的酝酿之后,本周一开盘即进入拔高走势。本周一大盘在金融权重板块以及上海自贸区等概念股的冲高引领下,沪指站稳2200点的整数关口。随后在2200点至2270点展开了全周的震荡行情。深成指则在冲过8500点后进入了高位整理。
K线图上,周一的中阳线奠定了全周的上涨态势。沪市周K线上出现连续第九周收阳,并且阳线实体一举吞没了前期乌龙指事件留下的长上影线,同时成交量显著放大,全周成交金额近8733亿元,较前周放大超过三分之一。深市周K线是连续四周收阳,本周涨幅也明显放大,成交量开始放出,全周成交达6483亿元。
在日K线上,沪指本周开盘直接站上了半年线。同时,5日均线、10日均线均上穿半年线。随着60日均线的向上弯头,5、10、30、60日等多条均线出现多头排列。周五大盘的回落才使得沪指在5日均线处收盘。深成指在站上半年线后,5日均线在周四与半年线形成金叉,除半年线外,其余均线也均已进入多头排列。
沪市成交金额全周保持高位,最小的周五也达到了1406亿元,基本上为本周之前市场的最高水平。在K线图上形成了一周的“量堆”形态。
技术指标上,MACD指标中,MACD与DIF在高位黏合两周后,本周指标再度向上,并出现红色柱状线,表明市场在延续着已经形成的中期走强格局。KDJ指标上,目前三指标值分别为88.54、89.43和86.76。K值、D值均在超买值域内,而J值在前期开始出现钝化后进入回落状态,K值、D值也开始进入下降,并恰好形成死叉。也就是说提示大盘短期回调迹象开始显露端倪。布林指标上,布林通道在本周喇叭口扩大,通道继续向上运行,上下轨分别向上、向下扩展。显示指数每日的收盘点位与指标参数日期的均线成扩大趋势,也就是指数向上波动加大。指数在本周穿过通道上轨并在通道上方运行,周五收盘回落至通道内,但仍紧贴通道上轨。市场强势特征明显,但开始有所回落。从回归来看,指标偏离通道将随着时间延续日趋加大,同时通道中轨也对指数有一定的牵引作用。因此,从布林指标来看,指数回到通道内和中轨线附近以及指标的自身修复对大盘将构成一定的牵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