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李克强“剧透”中国奇迹“第二季”传递中国信心(4)

www.yingfu001.com 2013-09-12 08:25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

  李克强强调金融回归“本质” 明确改革三底线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特别致辞时表示,金融体制改革就是要惠及实体经济、有利于结构调整、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受益。

  此间人士普遍认为,李克强的上述表述为中国未来的金融体制改革定下三大“底线”。

  国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归根结底,上述表述就是要求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金融不仅能够、更应该发挥作用,特别是考虑国内“资金”空转问题较为严重。

  李克强强调,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改革。金融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表明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攻坚阶段。

  “所以,我们不仅要有勇气,而且要有智慧,要寻找、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我们不畏难,也不惜力,并不是想仅做巧事,事半而功倍。但我们还是愿意求得出一招能够影响全局乃至满盘皆活的效果。”李克强说。

  对此,赵庆明进一步指出,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时点而言,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引导资金服务经济结构转型,方能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使更多民众分享改革的红利。据此,放宽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发展中小银行显得格外必要。

  上述问题显然亦引起中国高层关注。在当天的讲话中,李克强强调,下一步,中国将推进金融机构的改革,特别是要放宽市场准入,让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使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得以培育,更全面、有效地支持各类企业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正像自然界有大树,也有小草。企业界有跨国公司,也有小微企业。金融系统也应该既有生态的大循环,也有小循环,既有大银行,也有小银行,乃至有村镇银行。”李克强进一步指出。

  对此,赵庆明亦表赞同。赵庆明认为,相较于国内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目前金融机构数量严重不足,且银行业行业集中度较强,大银行居多;大银行由于天生的风险厌恶特性,使得其在无法充分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相较于大树,它们更需要小草。”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亦持相同意见。郭田勇对中新社记者指出,对于经济而言,流动、循环的资金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为了避免风险传染,则必须实施风险隔离,理想的格局是既有大金融的循环,也有小金融的循环,“设立民营银行或许是下一步金融改革的突破口”。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这一规定意味民间资本今后在民营银行中可以主导银行的经营,这亦激发近期民营资本申请银行牌照的热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改革创新的同时,李克强亦提出要同步推进金融监管,增强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性,并且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储蓄、投资者对未来都有稳定的、可预期的回报。(中新网 陈康亮)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