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大富科技昨日披露中报后,创业板市场355家上市公司的中报全部披露完毕。与此同时,昨日创业板指数在进一步刷新历史高点后,收跌1.82%、终结7连阳的强势。事实上,从中报的业绩看,尽管今年第二季度创业板公司的净利润录得了增速由负转正,但上半年整体业绩增长并没有太多亮点,甚至扣非后的净利润尚同比下滑1.06%。由于市场予以极高的热情,股价普遍暴涨的创业板股,所面临的估值回落风险已逐渐暴露。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1.06%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35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的总额为1020.50亿元,同比增长20.67%。单从营收看,创业板市场上半年的增长强于其余市场——截至昨日,两市已披露中报的非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的同比增幅仅在8.64%。
然而,营收的增长并未给创业板公司带来匹配的业绩增长。上半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的总额为120.93亿元,同比去年的119.01亿元仅增长1.61%。可对比的是,已披露中报的非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为10.66%。整个创业板市场的净利润规模,尚不足招商银行同期净利润(262.71亿元)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创业板公司的净利润甚至出现同比下滑,为107.08亿元,同比去年的108.23亿元下滑1.06%。其中,上半年扣非后的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者,共计为182家,占比仅51.27%;多达34家创业板股扣非后的净利润出现亏损。
尽管整体来看,上半年创业板的业绩表现似乎缺乏亮点,但这并不妨碍创业板指数迭创新高。昨日,创业板指盘中最高探得1253.40点,再度刷新该指数上市以来的高点。不过全日创业板指走势以调整为主,收盘时跌1.82%,报收于1228点,终结7连阳。自去年12月初启动以来,创业板指已经翻番,仅今年二季度以来的涨幅便超过四成。在股价一路飙涨、业绩却整体平淡下,创业板股的估值再度企于高位。据沪深交易所披露,昨日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为49.64倍,高出中小板(32.22倍)54.07%、深市主板(19.27倍)157.6%、沪市主板(10.83倍)358.36%!其中,有四分之一的创业板股动态市盈率高于90倍(不含中报净利润为亏损的23家公司).
第二季度现业绩拐点迹象
是什么在支撑创业板市场的高估值?
从去年底启动以来,市场对创业板的走高最耳熟能详的解释,无疑是其代表着未来几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换而言之,创业板的炒作,更多是依赖预期。
不过,暂将概念股被爆炒搁置,而进一步观察创业板股的中报,这一预期并非毫无依据。从单季度看,今年二季度创业板公司的增速已明显强于今年一季度,业绩出现了拐点的迹象。
统计显示,二季度单季,创业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的总额为584.67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21.80%,增速高于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9.19%).
净利润方面,事实上,自2009年10月首批创业板股上市后,创业板股的业绩增速便逐季度逐级走低(剔除新股上市因素).2012年第一季度创业板公司的净利润总额同比仅为5.77%,与上一季度的同比增长27%相比,增速大幅滑坡,该类品种业绩向下的拐点获得确认。此后创业板公司的净利润总额由同比增长转为同比下滑,至去年第四季度时同比降幅高达15.89%!而今年一季度板块的业绩增速下滑态势有所放缓,同比降幅为1.65%。直至今年第二季度创业板公司净利润的总额为71.74亿元,同比增长3.97%。尽管同比增幅相对有限,但却已是过去三个季度以来增速首度回升至正数。
三因素或制约创业板行情
尽管从整体上看,第二季度单季创业板公司的业绩出现拐点的迹象,但这并不意味着经过一轮爆炒后的创业板可以忽视风险。
首先,展望三季报,目前已披露业绩预告的40家创业板公司并未集体释放出更积极的信号,当中有9家预计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为亏损、17家预减,合计占比65%。而三季报预喜的13家公司中,有3家预测的前三季度净利润较中报业绩出现增速放缓。虽然三季报业绩预告的采样标的数量有限,但依然反映出创业板股普涨的基础并不牢靠。
其次,从个股表现看,此轮创业板股的飙涨固然与业绩改善预期有一定关系,但仍以题材为主导,估值回落的压力依然较为突出。自去年12月4日以来,多达107只创业板股的股价实现翻番,最高的中青宝涨幅达6.56倍,股价飙涨2倍以上者仍多达20只。而这些领涨股的股价多数被烙上了网络游戏、4G等新兴消费题材。以申万二级行业统计,网络服务成为统计时段的最大赢家,8只个股平均涨幅高达3.2倍,但其第二季度的净利润却仅平均同比增长6.07%;计算机应用行业(主要为软件股)则已呈现背离,41只个股平均涨1.31倍,但第二季度净利润却平均同比下滑了3.76%;通信设备行业则出现大面积的股价脱离当期业绩,20只个股平均涨1.22倍,但第二季度的净利润平均值同比下滑达58%。这些热点题材股的业绩增长仍未出现有力的支撑前,股价显然存在相当的水分。目前来看,传媒行业属创业板中相对“涨得有理”的品种,8只个股平均涨幅为2.1倍,第二季度净利润平均同比增长66.44%。而电气设备(主要为光伏、智能电网)、建材、环保、医药等行业,股价表现略为滞后。
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今年中报355家创业板公司,仅6家上市公司提出了利润分配方案,其中向日葵10转12为最高,中青宝、智云股份、国瓷材料皆为10转10,唯一提出分红者康芝药业,仅10派2元(含税)。这对往年大面积涌现高送转的创业板而言,显得格外冷清。一方面,零分配势必削弱长期资金的持股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上市运行一段时间后,此前高度依赖IPO募集资金进行高送转的创业板股集体“噤若寒蝉”,也反映出该类品种的“造血”、扩张能力依然欠缺。
部分创业板行业股价与业绩对比
申万二级行业去年12月4日以来平均涨幅(% )今年第二季度净利润平均增幅(% )
电气设备 59.92 68.92
传媒 210.04 66.44
采掘服务 75.31 54.98
专用设备 63.70 17.69
建筑材料55.78 17.45
环保工程及服务 86.73 16.10
仪器仪表60.95 11.18
医药 85.05 9.53
网络服务 320.17 6.07
计算机应用 131.09 -3.76
光学光电子 91.30 -8.55
计算机设备 72.91 -8.82
通用机械50.17 -14.37
化学化工57.43 -15.79
半导体 71.33 -17.81
电子制造 91.79 -18.84
通信设备 125.78 -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