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综指应声而下,并在次日第三次跌破2000点关口,收盘报1992.65点。不过,由于7月22日一篇“证监会要求部分拟IPO企业补充材料,IPO或延至8月后”的影响,沪指次日便探底回升,收盘小涨0.61%报2004.76点,第三次收复2000点关口。
有意思的是,这天中国石油最后半个小时又被连续涌入的大单快速拉升近2个点,直接导演了大盘的逆转。
大盘第四次跌破2000点,是在7月30日。这次大盘跌破2000点与以往不同:恐慌来自创业板连续大涨后的调整压力。这天,创业板早盘开盘后便再度快速下挫,最高跌幅接近4%,上证综指承压下行。
不过,政策救兵次日就到了。政治局会议表示,“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推进转型升级,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政策的重点,是在面对‘环境复杂,局面困难’的困境下,‘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强调‘有为’,即有所作为。”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如果说,前期政策的导向是观察经济的走势,主要借重市场之手的话,现今,由于形势的悄然变化,开始转为启动政府之手或者说政策之手来调节经济走向。”随后,国家外汇局和央行率先表态稳中有为:7月3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显示,7月共向15家机构合计发放170亿元人民币投资额度。截至7月底,RQFII总体额度达1219亿元。
8月1日,央行再次实施逆回购操作,本周向市场净投放资金1360亿元,以缓解资金流动性紧张现象。
几个政策利好同时显现,上证综指当日收报报2029.07点,大涨1.77%,30个交易日内第四次收复2000点整数关口。
8月论市:稳中有为?
沪指围绕着2000点做俯卧撑,机构也忙着做短线。根据渤海证券基金仓位监测模型,纳入统计范围的482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6月17日的平均仓位为85.95%,6月24日平均仓位则为86.24%,到了7月29日的平均仓位变成81.50%,其间每周都有小幅度的调仓行为。
由此可见,基金在6月25日前的快速下跌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仓位(约86%),大盘跌破2000点后才开始大幅减仓,公募基金对波段节奏的把握可见一斑。
8月2日,创业板指数冲高回落,盘中再度创下1208.32的新高。一时间,无论是沪指2000点的争夺,还是创业板新高的争夺似乎都是多方占据了阶段性优势。但是,后市能否继续稳中有为,顶尖投资人士也看不懂。
“(我)目前也没有方向感,估计后市以反复震荡为主。”曾被誉为公募教父的一位顶尖私募人士对记者坦言。
记者统计显示,截至8月2日收盘,沪深300最新市盈率(整体法)仅为9.45倍,这一数据整整比2005年6月3日998点大底时的14.31倍低了三分之一。强调大盘股的“稳中有为”,似乎比结构性泡沫明显的创业板要来的实在。此外,7月产业资本在中小盘上越发明显的减持和8月份创历史新高的解禁规模,增添了创业板后市走势的不稳定因素。
“7月产业资本减持规模有所上升,增持下降明显,其中增持277次、减持578次,增持金额34.46亿元,较上月下降12.33亿元;减持金额119.41亿元,较上月上升8.05亿元;中小板、创业板是减持大户。”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表示,“由于非主板估值仍然较高,后续减持压力仍较大。”
“虽然我们一直看好创业板,但认为再度加速上行的概率很小,需要通过一定幅度的震荡将通道扩宽以增强其稳定性。创业板指虽创新高,但风险信号开始显现,需要提防是最后的冲顶。”国信证券闫莉也显得谨慎,“主板方面依然维持此前震荡回落判断。”
“任何牛市预言都是苍白无力和留下神棍的笑柄,任何中国崩溃的仓促结论也一样是无根据无道理的标题党。”另一位大型公募基金投资总监的论调或正道出了投资者们对当前行情的无奈。(理财周刊)
相关专题:2012年12月宏观经济数据(2013-01-11)
标签: 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