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改”长征路还很长
此次贷款利率市场化的骤然提速,除了让外界对存款利率市场化满怀期待外,也让外界对本届政府将加快整体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产生了强烈的预期。而除了利率市场化,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还有诸多顽疾亟待攻克。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率市场化是一步必须要走的棋,但更重要的是推进银行领域全面自由化竞争,即允许私人和社会资本组办银行。只有形成银行多元化和公平竞争,当前国有大银行垄断金融资源的局面才能改变。
而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则认为,利率市场化只是中国“金改”这一庞大工程的第一步,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金改”的重点和难点还在前面等着,如何推进这些艰难却不得不做的改革,将考验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
背景知识:我国利率市场化演进史
第一步:放开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
1986 年1 月7 日,国务院颁布《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专业银行资金可相互拆借,资金拆借期限和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议定。
1990 年3 月出台《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确定拆借利率实行上限管理的原则。1996年6月1日,央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第二步:放开债券市场利率
1991 年,国债发行开始采用承购包销这种具有市场因素的发行方式。
1997 年6 月5 日,央行下发《关于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和现券交易价格实现市场化。
1998 年8月,国开行首次通过央行债券发行系统以公开招标方式发行金融债券,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完成市场化发行。
1999年10月,国债发行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彻底完成了债券市场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第三步:放开外币存贷款利率
2000年9月21日起,中国外币利率管理体制开始改革,先行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及300万美元以上(含300万)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下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仍由央行统一管理。
2003年7月,放开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11月,对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下限放开,上限管制。
2004 年11月,放开1 年期以上小额外币存款利率。
目前只有一年期内的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实现上限管制,取消这一管制就意味着外币存款利率完全市场化。
第四步:放开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1999年10月,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5年期以上(不含5年期)、3000万元以上的长期大额协议存款业务,利率水平由双方协商确定。这是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最初的尝试。
2002 年2 月和12 月,协议存款试点的存款人范围扩大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和已完成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改革试点的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2003 年8 月,允许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贷款基准利率的2 倍。
2004 年1 月1 日,商业银行、11城市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 倍。10 月29 日,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下浮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同时,人民币存款利率实行下浮制度。
2006年8月,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范围扩大至基准利率0.85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进一步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
2012年6月8日,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7月6日又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
2013年7月20日,人民币贷款利率全面放开。
从国际经验来看,以阿根廷为代表的拉美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几乎全军覆没,导致通胀失控、债务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美国、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虽获成功,但也存在小银行破产或被大银行吞并等问题。前车之鉴,后事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