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锐:阳并阴并未改变市场两大本质
两阳接三阴,其后又是两阳接三阴,这是笔者之前说过的沪指震荡节奏;按照规律本周一应该是“阴后出阳”才对(继续本周一本周二两阳,然后再“两阳接三阴”),但最终在消息面利空(其实那只是导火索)的打击下未能成立,可见昨天的阴线到底有多么“烦人”,多么的令人失望。其实从7月初以来,很多人对目前行情的剧烈波动感到烦闷甚至恶心呕吐(类似“晕船”,这叫“晕股”),无所适从,看笔者的文章也是一万个不顺眼,怎么今天提到“新目标位”,接下来就提到“反弹周期前功尽弃”,现在提到共振上攻契机”,明天又提到“海市蜃楼”了呢?
其实对笔者无端加以指责的人,除了摆明来闹的之外,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太不相信笔者的论断,自身的观点很固执(而且往往是真正的死多,死空),所以看到稍加理性的分析就会感到浑身不痛快;二种是“太相信”笔者的论断,笔者把太相信打引号的原因就在于,这种相信往往是带有局限性质的,甚至是没看前因后果就冲动的盲从,往往这类股友很可能只看了笔者这一篇博文中的“一部分内容”,就借此认定“窥一斑而见全豹”,由此得出结论甚至指导自己的操作。殊不知这样非常“盲人摸象”,因为笔者很多时候的论断,只是自己尽可能贴近市场所产生的思维或推断,它并不是斩钉截铁的“非得这么做”,相反它的理论出发点是“如果XXX,就XXX;反之XXX”,我们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不犹豫,无迟疑,并不代表我们在此刻不能做出一个二择决定。
就拿上周四的《该跌未大跌后存共振上攻契机》来说,笔者是针对当时的一些情景:如AH溢价指数严重超跌(表明A股相对港股持续处于弱势);八股处于连阳之后的强势调整(牛市中往往慢涨快跌)等等,认为两市存在这种“共振”的契机,但绝不代表着一定会实现(文中笔者还特地强调:这不能和“笔者转入死多头”划上等号),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出现这种走势的话“不惊奇”,并且适时将我们的策略调为更乐观而已。结果到底如何,昨天笔者也解释过了,本以为八股会在调整完毕之后和二股一齐上攻,没想到二股本身的“调整未完”,这下要想止跌就不光是凭借技术面的短期作用,而得靠暴力哥适时的“悬崖勒马”玩次“心跳表演”,之前紧盯的契机也完全不复存在了。
实际上,暴力哥的屡屡“突然出手”正是我们对七月行情感到大起大落无所适从,甚至有些“晕股”的直接原因,更严格的说,暴力哥“愿守不愿攻”,导致指数总是靠其呵护才能够相对而言的“走好”,实在有点像扶不起的阿斗。我们第一次感到强烈趋势拐点出现正是在7月9日开始的三连阳,而当时暴力哥正从之前的“尾盘行为帝”变成“全面出击”,随后暴力哥又在上周一和本周二(今天)进行全方位的出手,其目的自然只有一个,那就是捍卫解放底,避免市场迅速地出现二次探底的步伐。
标签: 九大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