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占款负增长降准与否引关注
外汇占款出现了今年的首次负增长。对此,专家认为,6月外汇占款出现了负增长,但央行降低存准率的概率不大,可能会倾向于公开市场操作来应对。
央行7月22日公布数据显示,6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比5月份减少了412.05亿元。
而作为货币投放的基础,新增外汇占款
的减少再度引发市场对央行会否降准的猜测。对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认为降准概率很低。他表示,“20号文”的打击和QE退出的预期还会持续发挥作用,外汇占款的增长情况不容乐观。“另外,现在宏观调控的任务就是调整经济结构,以及消除4万亿带来的影响,因此目前来看,央行降准的可能性不大。”吕随启认为。另外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认为,“近期银行的流动性已经出现了收紧,再随着外汇占款的收缩以及热钱的流出,都造成了国内流动性的紧张,这也是政策效应,因此央行不会这时候再通过降准抵消这些效果”。
但是,有专家认为,虽然我们不能仅凭单月的数据去断定接下来热钱的流向,但在欧债风波短期难散、美元阶段性强势格局较为确定的背景下,即便人民币NDF(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重现升值迹象,预计也难阻止全球资金撤出新兴市场回流美国的趋势,因而11月份外汇占款大幅回升的概率也较小,短期资金面难免会重新趋紧,进而倒逼政策继续放松。
从这个角度而言,为了应对年底准备金率缴款的需求并缓解资金面偏紧的状态,不排除下一步央行会采取下调存准率的举措。
■名词解释:外汇占款是指受资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由于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外资引入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进入流通使用,国家为了外资换汇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需要国家用本国货币购买外汇,因此增加了“货币供给”,从而形成了外汇占款。(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