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缩量隐忧 凸显重大转折
最不利的状况演变终于发生,周一上证指数日成交量仅得696亿元,低于各周期均量线,量潮结构里是一次很不好的讯号,也是一个重要警讯,务必注意后续的量潮演变。
量潮两个很重要的概念,一是跌势量形成不宜增量,一旦过快增量会造成拉高解套的隐忧。近期八天的拉高震荡之后回看7月11日的增量,又是一次明确的拉高解套量,属于拉高反弹形成第二次的区域震荡,处理得好是筹码的锁定,处理不好会变成中段套牢,形成第二次伤害,这个演变对后市影响甚大。
其次是,昨日再度缩量,要关注这个缩量所处的趋势区域与位置,长期均量线的趋势推演,这个区域只能持续增量换手形成扩大后,才有进一步挑战上方压力的条件。一旦急于上攻,或急于以量破价寻求突破,反而欲速不达,会引发其他不良反应,变成攻也不是,守也不行。所以最怕缩量,说明低位承接力道不足,如此容易形成再度压低破底创新低。
如此不利局面也不能以同等量盘整、盘低或盘跌,6月5~21日十天区间形成的同等量,对多方来说就是一次最不利的演变,也是造成后来再破低位的发生,不宜再发生。
量潮形成错误思维缩量易再创新低点
市场习惯用多头思维分析量潮,量潮也有涨跌势之分,多数的观点会认为缩量是卖压不重,或是被有效化解。事实上是卖压还没有完全释放,只要触及卖点,随时都有再度加重卖压的衍生,这个阶段的卖压会在怎样的条件下引爆?这是关键。
从操作手法而言,前期的买盘可以成为昨日的卖压,即使是大盘权重股也可以从原来的支撑助涨,转变为杀低助跌,一来一往之间其实只有一点是真实的,市场炒作而已。利用这个关系针对指数应用,但却被市场解读为“国家队”护盘,有些搭错线表错情,难免会有失落。
目前量潮结构明确形成压缩演变,120天周期还有31给交易日属于高量潮的扣减,此时的任何缩量是上方卖压未释放,所有压缩量是促使高位套牢者认赔,或是诱使高位持有者杀低,是一次诱导的杀低演变。
有没有可能再由大盘权重股再来一次采取强攻的方式作价干扰呢?从市场惯性观察,之前会成功不代表后面可以如法炮制;就算可以如此复制,其效果与效应也会递减,最后会沦为自拉自唱自爽的局面,最怕是拉高不成反手下杀的演出,这样就会吃力不讨好。
关注市场解读倾向注意心理情绪起伏
一定要注意几个条件演变,最重要是《麦氏理论》的四个步骤演绎,依序如下:
1、均量线趋势下跌,随时都会因为日成交量不足,支撑力量不强而下跌;
2、均价线的五雷轰顶趋势没有改变,如此条件之下不利多方的修整,随时会再下跌;
3、1849点单脚拉高的形态不足以形成长期支撑,需要第二次压低测试后,才能确认第三个低点的产生。通常需要在同一个区域内构成三次中长黑后才有强势反击的条件,而且横向跨距至少需要40天周期,目前没有所以会再压低测试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