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版"的中国梦,就是要打造一个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的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让经济培养出内生动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增长潜力。而中国经济的现实又是什么?不就是在各个领域对民营经济限制太多,各级政府之手对市场的干预太大,在各个要素市场以及资本市场上价格被人为地扭曲吗?
在"经济版"的中国梦和现实之间,这个差距不大也不小。说不大,是因为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一切突破也是在这三件事上;说不小,是因为就算改了30年,还有些关键领域的突破说了不做,总是在前方看得见的地方却触及不了。
这看得见又触不及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经济版"的中国梦,第一个梦事关民营企业家,是放开准入,在微观经济中还企业主体地位,激活民间资本。既然民企最有创新精神,创造了最多的就业岗位,最讲经济效率,就应该让他们不受限制地进入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去发挥效率,制造竞争。
中国经济走到今天,外围不景气,人力成本上升,出口优势变成GDP拖累,遭遇"刘易斯陷阱"。要怎么跳出陷阱,无非让最有效率的人做最有效率的事,依靠创新刺激增长。创新怎么来?破除垄断才有创新。打破玻璃门,让民企国企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优胜劣汰,今天的中小民企可以成长为明天的大蓝筹。
要如何验证第一个梦的实现?水皮以为,最好的试金石还是民营银行。现在中国的民营银行只有民生一家,李克强总理的"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十项意见"已经明确提出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我们等着看,梦想与现实还差多远?
"经济版"的中国梦,第二个梦事关政府定位,是宏观改革,说白了就是放开管制,重新定位企业与政府、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划分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边界。政府能不管的就不管,需要管的也要少管,削减政府手中的权力,就是李克强说的"壮士断腕"。
为什么要壮士断腕?还是要避免政府行为给市场添乱。中国经济今天的困境,是投资过度、产能过剩。过剩的产能是怎么来的?可能有市场自身的疯狂,但是政府之手也难辞其咎,甚至还是中国式过剩产能的根源所在。政府的政绩围绕着GDP转,要GDP就得要投资、上项目,平时就如此,一到GDP下滑更是如此,上上下下一起紧张,所有红灯一路变绿灯,产能不过剩才怪。
要说新一届政府在放开管制上动作也不小,"一百天中下放的行政审批有65项,取消的不计其数",但这只是放开的一只手,需要放开的第二只手是GDP崇拜。要放弃地方官的GDP考核机制,要让GDP更有弹性,不要动不动就紧张。
关于前者习总书记说了,"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关于后者现在也有了经济版的"底线思维"。GDP和就业保下限,CPI管上限,就是划出一个区间。要验证第二个梦何时实现?我们就看在这区间内政府是不是真的由台前退到了幕后,是不是少动多看,不破底线就不出手。
"经济版"的中国梦,第三个梦事关要素价格和资本市场,是深化自由市场的梦想,是要纠正各种扭曲的价格体系,让市场经济更加完善,让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源价格市场化。放开价格,才是政府对市场的真正放手。
长期的实际负利率,是投资过度的原因,是房地产泡沫的原因,也是消费不振的原因。利率市场化是央行明确了的目标,是周小川行长的职责所在。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我们就看利率市场化到底在哪一天实现。
除了配置市场资源的要素价格要理顺,一个"经济版"的中国梦,还应该包括建设一个健康强大的资本市场。一个没有牛市的经济体是没有大出息的!这一点,比较一下美联储的作为和道琼斯指数的走势,我们就能一目了然了。
为什么美国经济仍然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因为华尔街还在美国,因为道琼斯指数还能创新高。金融危机爆发在美国,道指可以从2007年的14000点跌到2008年的6400点,但是你看看现在的指数,它还能涨到15000点。美国经济不是最好的,甚至只是微弱复苏,但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却明确提出"如果失业率没有降到6.5%以下而通胀保持在2.5%以下的话,量化宽松就不放手"。伯南克和其前任格林斯潘一样,知道一个上涨的股票市场对于经济信心恢复的意义有多大。
反过来再看中国的上证指数,2007年最高是6124点,2008年最低是1664点,又继续折腾了几年,你看今天是多少?2000点。要验证"经济版"的第三个中国梦何时实现方法很简单,你就看A股什么时候牛市重来。
梦想和现实之间,就差一个牛市。
水皮相信,这三个"经济版"的中国梦,都可以实现,只是希望时间不会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