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何家能首获发行批文,取决于项目本身。”有知情人士说道,“重启IPO程序的基本条件是要有符合发行要求的公司,备选的60余家企业中,须具备两大条件:一要将上半年经营数据及时补充,且最新一季的财务数据满足发行条件;二要企业根据即将出炉的新股发行制度有关要求,补充和制作有关材料。企业完成两项要求,IPO发行批文便会下发。”
6月7日,第二批IPO抽查名单出炉后,证监会颁布关于IPO改革的意见稿《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宣告新一轮IPO改革正式启动。这是新任证监会主席肖钢上任后,启动的尺度最大的一次市场改革。
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已有83家拟上市企业通过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IPO过会后的企业只要符合过会后的指导意见以及配套文件中的相关规定,原则上给予批文。
据了解,日前,数家券商已就其即将发行的IPO项目与部分机构“预沟通”。“根据监管层的要求,发行方需增加不少材料,获得批文前,还将要求上报有关发行的方式和时间安排,这也要求中介机构在最短时间内拿出相关计划书。”一家拟上市公司董秘表示,其已根据征求意见稿有关内容进行材料补充和规整,项目中介券商日前已就有关发行情况,与部分基金与私募等投资机构进行了“预沟通”。“但是,7月中旬能达到发行要求,并不代表IPO的有关批文就会随之下发而首开发行之门。”
“现在谈论IPO重启的具体时间意义不大。”北京一家资深投行高层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之前数度“IPO重启”传言如“狼来了”般,屡让A股惊魂。市场之前担忧IPO重启导致资金出逃参与“打新”使得大盘“跳水”,但这次资金“出逃”的力度却远大于预期,有关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条款已经变相推动着“打新”热潮升温。(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