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持续下跌,手中的基金净值出现大幅缩水,不看好后市的专家观点又一次占据主流地位……显然,市场再度陷入悲观期。但笔者却想提醒投资者,手中基金的变化并没有停止,深陷于自责、悔恨等心态而久久不能自拔,对手中基金采取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的态度,很可能导致你错上加错,更为重要的是,不论熊市多么难熬,最终都会在规律的作用下迎来新一轮牛市。因而,对自己前一阶段的投资行为进行冷静地检讨,找出导致失败的深层次原因,是你在市场整体陷入悲观期后该做的一项必修课。
大部分基民面对市场下跌时,往往会犯下以下一种或多种错误:一,在股票基金净值出现缩水的初期,未对相关政策进行分析,不看市场实际表现,就主观认为这只是短期回调,因而听任手中基金进一步增加亏损。等到事实充分证明市场趋势已经发生逆转后,又以“只要不将该部分基金赎回,就没有真正形成亏损”的观点自我安慰,直至局面变得完全失控。二,由于注重了对相关政策和市场表现的研究分析,因而能够在股票基金净值出现缩水的初期即对手中基金进行了适度减持。遗憾的是,所赎回的是已经盈利或微亏的基金,保留的却是已经深度套牢的那部分,结果往往导致保留的那部分基金越亏越大,越套越多。三,喜欢通过在下跌过程中分批持续进行买入,企图以摊低总体投基成本为手段,实现尽早解套。但由于你的平均购入成本总是比市价高,加之市场趋势在牛熊两种形态转换期最为复杂多变,结果必然错多对少,因而,手上的资金往往会在市场真正底部到来前就已耗尽,最后只能使自己泥足深陷,无法自拔。
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就可以确保投基活动处于风险可控状态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
如果你常犯第一种类型错误,则需要为自己选定测市方法。测市方法通常有依据中长期技术指标发出的信号和通过分析导致影响市场趋势的主要政策因素这两种,究竟采用哪一种,可视基民个人条件而定。如果你常犯第二种错误,则需要可专门规定“汰弱留强”和分批卖出的原则。即,亏损大,表现差的必须先卖出。每次仅以所持基金份额的一部分进行试探性操作,并且只有当前一次操作经市场验证属于正确后,方可进行后续跟进操作。如果你曾经犯过第三种错误,就应该明确规定只有当市场在历经长期大幅度调整后,开始逐步放量走强,甚至遭遇重大实质性利空,也拒绝再度创出新低,从而呈现出“右侧买点”时,才可以进行买入操作。
不论你犯过哪种错误,或者至今哪种错误都没犯过,均需要从自身素质、能力、可用以投基活动的时间以及市场的前期表现这两个方面考量,进而确定未来的投资周期和可供涉足的基金品种。如果你缺乏对市场短期趋势的研判能力,则应规定只有当前期市场已经历了长期大幅度的下跌,股票类基金普遍出现了严重缩水,与此同时,政策开始转向明显支持市场上升时,方可买入股票类基金,并中长期持有至政策再次发生逆转,而市场表现特征也予以印证后卖出。但不得涉足ETF等交易类基金。当政策取向与市场趋势均不明朗时,必须禁止买入股票基金;如果你专业知识和投基经验均较为丰富,并且能够有充裕的时间用以投基活动,则还可在上述基础上增加两种市场状态下的投基品种:如果前期市场已经历了长期大幅度的上涨,支持这种市场趋势的政策也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股票类基金普遍获得了不菲的收益,宜选择ETF等交易类基金或零申赎费的债券基金,并考虑短中期持有;如果由于相关政策不明朗,市场仍处于底部反复震荡阶段,则宜选择股票基金、增强型债券基金和纯债基金组合投资,并根据股债两个市场的表现,灵活调整各自的配置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