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华夏沪深300A股ETF也遭净赎回6530万个基金单位,净流出资金逾14亿元人民币;南方A50ETF被净赎回1.06亿个基金单位,净流出资金逾7亿元人民币;嘉实MSCI中国指数ETF及6月初才上市的嘉实MSCI A50指数ETF分别遭净赎回约6000万、1550万个基金单位,分别净流出资金4.5亿及1亿元人民币。
而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在港上市的中资股也持续成为外资逃离的对象。5月下旬以来,不仅摩根大通等海外大行的中短线资金持续减持在香港上市的中资股,富达、澳银、施罗德基金等长线机构也在大举抛售。外资的持续抛售行为一度导致香港国企指数出现12连跌。
加仓中资股
但是,上周以来港交所大宗交易平台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中资股不再是一面倒地卖出场景,而是出现久违的外资大行加仓身影。其中淡马锡于6月26日斥资5.8亿港元加仓了1.26亿股工行H 股最受人瞩目,而富达基金则于6月24日增持了95万股金风科技H 股,涉资463万港元。李宁、华晨中国等也分别获富达、邓普顿基金加仓了94万股及298万股。此外,一些企业的个人大股东、高管也开始出手增持。
外资重新通过RQFII加仓A股及增持在港上市中资股,是否是对中国概念态度转变?有外资行交易员指出,上周内地央行出手缓解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压力以及内地监管层在陆家嘴论坛(官方站)上的言论,缓解了外资对于内地流动性的担忧情绪,港汇自上周以来持续转强走稳,部分资金回流香港,试探性地买入了部分RQFII A股ETF和前期跌幅较深的中资股,但能否成为趋势仍需要观察。
“未来数周银行间资金压力将得到缓和,银行间资金利率将回落至更为合理的水平。”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两周报告里透着浓浓的恐慌情绪相比,6月底以来,外资行对内地经济和流动性的担忧情绪确实减轻很多。香港一些券商甚至又开始重新向客户推介A股ETF产品。(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