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可以分摊过路费、油费,减少疲劳驾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拼车”出行。但由于目前运管部门未能就这种允许他人以付费方式搭乘车辆前往目的地的行为出台明确的界定标准,这种经济、便捷的出行方式,极有可能被认定为私车营运、改变车辆用途,在途中出现意外事故或发生车祸时被保险公司拒赔。
对此,保险专家建议人们“拼车”出行前最好购买一份旅行意外险,避开“拼车”保险盲区,减少理赔纠纷,减少出行损失。
“拼车”会被认定为私车营运遭拒赔
前些天,赵先生在网上找到一位老乡“拼车”从老家回深圳,路上发生追尾,头被撞破了。由于是双方自愿“拼车”,赵先生没有拿到什么赔偿,所幸擦伤并不严重。
对此,一位保险专家分析指出,在我国现行的法律环境下,无论是提供车辆的车主一方,还是搭乘顺风车的乘员,在出现交通事故时,都有可能因为“拼车”的行为本身,不得不承担无法得到保险理赔的法律风险。
对车主来说,几乎所有保险公司给私家车的保单上,都有一款不可逾越的“免责”条款———那就是如果车主没有告知保险公司私自改变了车辆用途,若发生事故就属于“免责”范围。而在现实中,几乎所有的“拼车”行为,搭乘者都会向车主支付一定数额的钱款以平摊油费或过路过桥费。
虽然车主主观上并不是将私家车用以载客赚钱,但由于目前运管部门未能就这种允许他人以付费方式搭乘车辆前往目的地的行为,出台明确的界定标准,因此“拼车”极有可能会被认定为私车营运、改变车辆用途,而被保险公司拒赔。
而对于搭乘者来说,一旦在“拼车”途中发生伤人事故,也很难得到足够的保障。据苏黎世保险专家介绍,这是因为绝大部分车主在为爱车购买车辆交强险、商业三者险外,不会想到还需购买车上人员责任险。所以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如果“拼车”时出了事故,而正巧又是搭乘者受伤,那么在超出交强险的保额之外,搭乘者通常是无法得到商业险部分的赔偿的。
另外,车上人员责任险主要针对车内乘客发生的意外伤害进行赔偿,表面来看,可对拼车人进行赔付,但是该类车险“责任要约”中明确规定,“非营业性的私有车辆用做营业用途不能获得保险赔偿”。因此,搭乘人还是很难获得赔偿。虽然在理论上伤者可向车主进行索赔,不过由于“拼车”行为在法律界定性模糊,就算到法院打官司,能否胜诉也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