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流动性紧张局面有望缓解 影子银行去杠杆难免
专家认为“影子银行”去杠杆难以避免
银行间市场的“钱荒”仍在延续。25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隔夜利率再跌75.30基点至5.7360%。7天-1个月期Shibor维持在6%以上的高位,其中1个月期限Shibor利率较24日上涨106.30基点至8.4180%。央行25日表示,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货币市场利率已回稳。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对流动性影响因素的研判,正确估计流动性形势,沉着冷静应对流动性波动,避免非理性行为,保持日常流动性合理水平。
业内人士预计,进入7月后,流动性紧张的状况将大为缓解,但下半年流动性水平不可能像今年一季度那么宽松。此次“钱荒”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央行未来将通过流动性管理手段尽可能让同业拆借利率平稳运行,真实反映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银行“吸金”有高招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间市场利率一路飙升导致市场对流动性的悲观预期,数据显示当前银行间市场的短期资金面仍然紧张。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为应对“钱荒”,部分商业银行使出了包括停贷、高收益理财产品“吸金”等招数。
由于资金紧张,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出现停贷或半停贷的情况。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部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近日该行总行通过短信通知,要求各地分行暂停部分贷款业务。“实际上,就算总行不要求,我们也已经没钱可放。早在6月上半月,我们的额度就已经用光了。”
一向资金充裕的国有大行,此次也未能幸免。一位国有大行信贷部人士称,虽然不至于“停贷”,但该行的资金也非常紧,以往很轻松就能批的贷款,现在很费劲。他表示:“想要贷款可以,但必须出得起价格,想基准利率上浮百分之二十、三十就得到贷款是不可能的,银行不能做赔本的买卖。”大行如此“惜金”不是没有道理,资金成本这么高,放贷是赔本买卖,还不如放到银行间市场。“之前有同行想要从我们行拆借50亿元,我们向总行申请,总行不批,因为利息没有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