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6·13暴跌真相:违约事件引发资金踩踏
各种版本传言都力图说明热钱从中国流出,本周四A股市场暴跌被悲观者视为最有力的证据。然而,情况并非想像得那么糟。如果说陡然紧张的资金面成为本周四压垮市场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本周五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强力反弹更能说明此前的暴跌像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这个“馒头”是一款意外违约的银行非标理财产品。
融资账户“多杀多”
6月6日,深圳一家咖啡厅内正在举行一场小型的投资人士聚会,与会者包括私募、公募及券商资管人士。刚刚经历了5月蜜糖般成长股行情后,这些投资人士彼此都在晒业绩、晾牛股。
“我现在发新产品合适吗?信托公司的人说现在产品不好发。”一位正在筹备发行新产品的阳光私募李益(化名)向周边的人询问。今年前五个月,他管理的产品业绩已超过30%,但端午节前的市场让他充满疑虑与担忧。
“弱经济、宽货币”是支撑红5月的重要基本面,与会者对大市的分歧在于流动性充裕的局面何时被打破。“流动性收紧意味着行情会进入调整阶段,大盘在今年四季度之前可能都难有气色。”一与会的公募人士称。
市场在等待一根“压垮骆驼的稻草”。此前市场人士猜测,IPO重启时间点的提前,或者大幅低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可能触发市场下行的起始键。
不幸的是,端午假期,IPO重启以及资金面收紧等诸多不利消息一拥而上。在预期股价出现暴跌的情况下,一些融资账户不得不大幅斩仓。“这是促使本周四出现大幅下跌的原因之一,毕竟对融资账户而言,对于股价短期跌幅过大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补交保证金,二是平仓止损。”上述私募人士说,这就会形成惨烈的“多杀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