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创富手段解密:密集出手 精准逃顶
创业板历来被称为“创富板”。而高管们创富的“手段”有异曲同工之妙,精准减持算是其中最普遍的一种。
就拿碧水源来说,今年4月21日,碧水源副董事长刘振国持有的限售股解禁,这也是碧水源最大的解禁潮。5月7日,其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平台减持所持有的无限售流通股票600万股,减持股票占碧水源当时总股本的1.08%,其后5月8日和5月9日,碧水源都有重要信息公告,5月13日,碧水源股价随之创出57.50元的新高。
华力创通也是典型的例子,华力创通的股价在4、5月份持续走高,其中5月21日创下19.55元新高之后便掉头回落。而在5月21日,公司副总经理李宗利和监事刘丁分别在二级市场减持了9.36万股和0.1万股,成交均价为19.18元和19.45元,可谓“最精准”减持高管。
值得注意的还有,高管的减持可能引起连锁反应。腾讯证券发现,一般高管的减持通常发生在同一时间段。
最典型的例子要属于安科生物,交易数据显示,其前五月中同发生了29条高管减持交易纪录,而这些减持行为大都集中在二月初与五月底,其中5月24日,付永标、李星、宋社吾、张来祥等四个人集中出手减持。
碧水源也遭到了高管的集体叛逃,今年上半年,其遭减持的次数高达11次,涉及5名股东,其中董事何愿平于1月8日、1月9日、1月10日、1月11日、1月14日这几天密集进行了5次减持,均价在38.54元到39.09元之间,获利3881万元。
高管“造富”背后:股票越减越涨 散户当心分享的只是剩宴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上市公司呈现出越减持越上涨的态势。以碧水源为例,其五位高管分别于今年1月、4月、5月进行减持,但是在5月7日刘振国大手笔减持之后,虽然5月8日进行了小幅回调,但是此后便呈现继续走高的态势,并于5月15日到5月21日呈现出五连阳的态势,而以复权价来算的话,在刘振国减持后20天,碧水源创出了上市以来之后的历史新高。
掌趣科技也是越减持越上涨的一个例子,掌趣科技分别于5月13日、5月15日、5月20日被高管减持,而5月21日,掌趣科技强势涨停。以其5月21日77元的高价来看,较去年12月初停牌时的22元相比,连续翻了四倍。
一位老股民曾指出,对于多数创业板公司来说,就是讲的一个故事,通过讲故事来击鼓传花,故事讲完后,股价炒高后,主力离场后将会是一地鸡毛。
此前曾有私募人士这样分析大宗交易的套利模式,原先大宗交易承接方,第一步是与大小非们谈判,以批发价批量接货;第二步则是直接在二级市场零售,达到获利套现的目的,在此期间,可能会通过制造各种故事来推高股价。
而最终接盘的人需要考虑的是,终究自己买下的这只股价值几何?
至少从中报来看,并非所有的个股都是乐观的。Wind资讯显示,截至目前,已有38家创业板企业发布了2013年中报业绩预告,其中,预计业绩将出现大幅增长(50%以上)的企业有5家,但预计业绩将出现亏损的则有7家,另外,还有4家公司预计净利润会下滑。整体来看,创业板2013年的中报业绩仍面临较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