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国内安防第一股海康威视(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002415),迎来了上市3周年的日子。
2010年5月上市时,海康威视总股本为5亿股,通过2011年、2012年两次公积金转增股本,及2012年9月实施的一次股权激励,目前公司总股本达到20.09亿股。
今年5月21日,海康威视股价最高达到42.14元(复权价170.46元),其总市值达到惊人的846.6亿元,高居深圳中小板第二位,市值仅略低于近期股价暴涨的比亚迪(002594)。在浙江244家A股上市公司中,海康威视更是无可争议的“市值第一股”。
2001年,海康威视成立时,注册资本只有500万元,此后再未追加投资。仅仅12年时间,公司市值即增长1.7万倍,在国内A股市场绝无仅有。
海康威视市值暴增背后,是十年“维稳”背景下国内安防产业的突飞猛进。以海康威视最为看重的重庆项目为例,海康威视上市当年,即在重庆签下77亿元大单,订单涉及重庆市公安局及下属41个区县分局。但伴随着重庆市公安局原局长王立军的落马,这一天量合同出现重大变数,其前景如何至今仍不明朗。
而随着解禁期来临,海康威视大股东近两年开始大举减持,仅股东龚虹嘉就已套现28.11亿元,成为A股当之无愧的“减持王”。
神奇股东十年获利200亿
2001 年11 月,央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控股的浙江海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自然人龚虹嘉共同投资设立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各股东均以货币出资,注册资本为500 万元。其中龚虹嘉出资245万元,持股49%。
龚虹嘉出生于1965年,华中理工大学毕业,1992年移民香港,系专业的天使投资人。在投资海康威视之前,龚虹嘉以投资创立德生公司,打造出国内收音机第一品牌扬名业内。
此前,龚虹嘉通过资助研发方式,帮助独立软件开发专家王刚开发基于H.26L 标准的可在DSP 上运行的视音频压缩和解压缩软件,并锁定了该项技术成果的独家经营权。海康威视成立后,龚虹嘉将该独家使用权授予合资公司,公司业绩连年暴增。
2006年和2007年,海康威视两次以未分配利润投入增资,注册资本达到1.4亿元,是原注册资金的28倍,各股东出资比例维持不变。
2007年11月,龚虹嘉按照之前的承诺,将所持公司15%的股权,以75 万元价格转让给杭州威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由海康威视49名高管共同持股,海康威视由此实现第一次股权激励。
同时,龚虹嘉将所持有限公司5%的股权以2,520.28 万元价格转让给杭州康普投资有限公司。康普投资有3位股东,其中龚虹嘉妻子陈春梅持股80%,海康威视总经理胡扬忠持股12%,常务副总邬伟琪持股8%。
通过此次股权转让,龚虹嘉成功收回245万元原始投资,日后其在海康威视的持股,可视为零成本投资。
2008年2月,海康威视新增资本736.8421 万元(占增资后总股本的5%),由新股东浙江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东方,600120.SH,1997年上市)以货币出资,出资额为2653万元。
2008 年6 月,海康威视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此前长期担任公司董事的龚虹嘉,此后出任公司副董事长。2010年5月28日,海康威视上市,股票发行价为68元,上市当日开盘价即达到78元。
海康威视上市前,其股权结构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持股2.18亿股,占总股本的48.45%;龚虹嘉持股1.24亿股,占27.55%;杭州威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412.5万股,占14.25%;杭州康普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137.5万股(其中龚虹嘉妻子间接持股1,710万股),占4.75%;浙江东方持股2250万股,持股比例为5.00%。
龚虹嘉夫妇持股达到1.41亿股,按公司复权价格简单计算,其身家达到240亿元。海康威视总经理胡扬忠的身家,亦达到37.4亿元。公司其余48位高管,均成就千万身家。
单个股东减持达28.11亿
不过,龚虹嘉夫妇的240亿元身家,只是理论上的数值。因为自2012年2月以来,龚虹嘉已经数次大举减持海康威视。
2011年8月18日,龚虹嘉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海康威视840万股,套现3.51亿元。这是2011年5月30日限售股份解禁后,龚虹嘉首次减持股票。
2012年2月6日,时任重庆市副市长的王立军进入美国驻成都领事馆,随后接受调查。次月,王立军被免去重庆市副市长职务。海康威视在重庆握有77亿大单,王立军的落马,让海康威视成为媒体关注焦点。
或许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龚虹嘉开始大举减持。
2012年2月27日,龚虹嘉减持470万股,套现1.95亿元。3月9日,龚再次减持1385万股,套现5.8亿元。
此后,新疆普康投资有限合伙企业(为避税2011年由杭州康普投资有限公司迁址变更)、新疆威讯投资管理有限合伙企业(由杭州威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迁址变更)、浙江东方相继大举减持。到6月19日,仅不到4个月时间,上述四大股东即合计套现近19亿元。
今年4月23日后,随着第一大股东3年限售期的临近,海康威视步入新一轮减持潮,四大股东联袂登场,其中尤以龚虹嘉减持最为凶猛。公开数据显示,龚虹嘉4月减持1次,5月减持4次,合计减持4650万股,套现16.85亿元。算上2011年以来的历次减持,龚虹嘉在海康威视已经套现28.11亿元。龚虹嘉成为A股当之无愧的“减持王”。
5月22日减持800万股后,龚虹嘉目前仍持有海康威视3.955亿股,市值近150亿元。作为海康威视副董事长,龚虹嘉每年减持公司股票的上限为25%。
重庆77亿元项目存变数
海康威视市值暴增,依托于公司业绩的连年大幅增长。上市3年来,公司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超过40%。2012年,海康威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亿元,净利润21.37亿元,而上市前一年,公司净利润不过7亿元。
作为国内最大的视频监控设备生产商,海康威视安防视频监控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公安、交通等各大行业的安防系统。公司将业绩连年增长,归结为“安防行业大环境的持续景气”。
与之类似,同在杭州市滨江区、位居国内安防业第二位的大华股份(002236),目前市值亦高达440亿元。(参见时代周报2013年1月31日《A股最大黑马大华股份揭秘:股价5年暴涨17倍》)
在业内一些乐观人士看来,中国安防业的发展,短期内似乎没有天花板,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实现千亿市值,并非遥不可及。不过,海康威视目前不得不先行咽下重庆天量大单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