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锐:弱周一是否将加剧“六绝”预期
当行情难以靠内在动力走好,需要“外力”相助时,往往就是官媒喉舌发表意见的时候,这种文章根据发表的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如人民日报正式版(邮发代号1-1)的“言论强度”就大于人民日报海外版(邮发代号1-96),不过这些年随着市场愈来愈能够作为“晴雨表”体现经济走向,纯靠几个“豆腐块”就能够影响行情涨跌的政策市道已经减弱许多了,不管怎样,发表于6月初人民日报海外版的《A股6月表现取决于两大因素》还是很引人注目,这也是海外版定期会发表的月度前瞻系列,从开头“随着投资者信心的逐渐恢复,A股市场能否承接5月上涨之势,在6月继续以红盘报收呢?”的用语就能看出,高层期望创造一个好的氛围,来让资本市场制度的正常化或者改革的深入化得以实现。
所谓的“两大因素”,并非喉舌发稿者自身的评论判断,而是引用“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的话来借花献佛(文中甚至引用了笔者关于“五月红往往全年红”的数据)。桂表示,红五月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5月份市场找到一个切口,虽然实体经济不佳制约了大盘股、蓝筹股的上涨,但市场找到了中小市值的品种、创业板的品种作为突破。这样的品种一方面受政策倾斜,因为很多涉及新兴领域,另一方面这些品种大多具有比较良好的成长性,所以中小板、创业板表现非常强。创业板5月份最大涨幅超过今年以来单月最大涨幅,超过50%。这使得大盘调整的压力得到弱化。其次,虽然整个实体经济不好,但是流动性相对比较充分。由于海外热钱的涌入,导致外汇占款的上升等,使得国内资金链并不是很紧张。由于实体经济不佳,这些资金很难被实体经济吸收,可能会更多的在债券市场中找到机会。
由此展望六月,两大因素就很明确了,一是实体经济能不能止住下滑态势,二是国家推出简政放权的一些改革措施,意味着地方政府有更大的自主权,民营经济有更大的发展余地,打破垄断所释放出来的制度红利会慢慢显现,这种制度红利对市场能有多大的影响。以上的话看起来“好理解”又“不好理解”,其实化成股市用语就是——八股在连续上扬之后很可能迎来月度调整,那么谁来接班?自然不是二股也还是只有二股。而实体经济下滑态势对二股利空,制度红利慢慢显现对二股利好,两方的博弈决定热点能否“积极轮动”,进而影响六月的红黑。那到底是红还是黑呢?说实话,宏观经济到底能否尽量摆脱低谷,光凭现在PMI的情况还是个未知数,红利释放就更是“全看政策喜好”了,这是A股市场“确定性中不确定”的集中体现,我们对六月行情也只能说“不会如五月这么乐观”,而是留下两重悬念。
“五穷六绝七翻身”是一句经典股谚,过去三年“五穷”,“六绝”都基本应验了,然而“七翻身”却未必,2010年7月有见2319点重要底部的超级大反弹,2011年和2012年走势却弱,尤其是2012年(去年),居然打破常规收出了连2008年都从未出现过的“四连月阴”,让人大失所望。至于为什么五六月的行情总是好不到哪里去?笔者以前也从宏观预期(尤其是我们一般认为5,6,7月是企业经营旺季,而其实这时候也是政策频繁出手的“旺季”,一旦出手决策有误,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是很深远的),企业分红,技术周期等多角度分析过原因。今年的五月是“有红有五”的一个月,打破了之前的惯例,而因为“五月不穷”,关于六月的分析也就产生了两种思路的分歧,一种是如上周五笔者所说的那样:五月不穷,六月不富,第二种则是正统的:五月不穷,六月难绝。
分歧的前提是都有一大共性:那就是所谓“中小盘成长股”的好日子可能快要到头了。这个观点笔者在五月底也说过多次。六月两个小板至少将迎来两大考验,一是业绩预报,二是限售解禁。以当前股价估算,6月份全部A股限售股解禁市值大约为1271.01亿元,较5月份1659.71亿元环比下降约23%,是全年的解禁规模较小月份,但请注意,解禁市值较小的原因在于“几乎没有大盘股的限售股到期”,上证主板A股解禁市值为178.10亿元,为2013年月度解禁市值的最低点。与之对应的是:中小板的解禁市值为799.05亿元,为今年月度第三大解禁高峰;创业板A股的解禁市值为157.08亿元,为今年月度第六大解禁高峰。不难发现创业板解禁市值已经几乎和上证主板相当,而中小板的解禁强度则占6月的一半有余。对于减持欲望相对较强的创业板及中小企业板首发原股东配售股份,6月解禁市值大致为855.61亿元,这一数值同样不可小觑。
就创业板来说,4月份该板块的净减持额为6.95亿元,但5月份即快速升高至54.92亿元,净减持规模增长近8倍。由于创业板当前估值过高的风险并没有化解,加之IPO预期明显提升,业内普遍预计该板块6月份仍将承受较大减持压力。同时,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板在估值等方面处于相似的不利环境,而其6月解禁规模也较大,预计该板块减持前景同样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