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盘面分析 > 正文

“内部人”在买一类股 四招巧觅"奶牛股"投资机会(3)

www.yingfu001.com 2013-05-19 10:32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二是“看公告”。对于一些随意性较大,没有规律可寻的公司,可根据已经作出的现金分红公告,在公告发布之后、正式实施之前择机买入,等待分红。值得注意的是,业绩好坏与分红多少往往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些业绩好、收益高的公司,多数投资者认为应该有良好的现金分红,实际上非常抠门。相反,一些业绩一般、收益不高的公司,多数投资者认为不会有良好的现金分红,实际上却非常大方。因此,分析研判一家公司有无高分红,不仅要看业绩,更要看公告。

  踏准节奏。虽然从多数投资者的操作动机看,买入“奶牛股”的目的主要是参与现金分红,但实际上股价涨跌对于市值波动乃至参与现金分红的信心影响较大。因此,在参与“奶牛股”操作中,除了关注分红方案外,还须踏准操作节奏,尽可能在股价超跌、调整到位、开始起涨时逢低买入,不要在股价已经大涨、即将见顶时追入,确保在股价上涨的同时,参与“奶牛股”的现金分红。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两头盈利”的概率,防止出现增加现金红利,但亏掉股票市值这样的窘境。

  灵活取舍。参与“奶牛股”操作,特别是在买入“奶牛股”之后,一般有两种目的,一是利用“奶牛股”的题材效应赚取差价——并不实际参与现金分红,主要通过分红前、题材尚未兑现之时股价大涨机会进行低买高卖,赚取差价获利;二是利用“奶牛股”的现金分红获得回报。实际操作中,无论是赚取差价,还是获得红利,都须从各自实际出发,进行灵活取舍,不宜千篇一律。此外,在必要情况下,除了以上两种方式外,还可视情况进行“还原交易”——相对之前的交易进行的反向、还原操作。但“还原交易”有个前提,只有当之前卖出的股票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时价又比当时卖出价低,出现了正差接回机会时,才可进行“还原交易”——择机买入原卖出的股票。

  获利三注意

  操作“奶牛股”时,还有一些容易忽略的问题须引起充分注意。首先,要结合技术走势。重点是要防止买入股价涨幅巨大、主力获利丰厚、存在大跌风险的“奶牛股”。投资者在买入“奶牛股”时,不仅要看“奶水”足不足,而且要看“牛价”高不高。

  其次,要选择长线投资。在操作周期长短上,鉴于“少缴税、多获利”考虑,原则上要以长线投资为主,这是操作“奶牛股”时有别于其它股票的一大特点。在长线投资的基础上,对于有短线操作能力的投资者来说,可适当穿插短线操作,但须注意短线参与现金分红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因为,不久前出台的股息红利税差别化征收新政,将原来的不论持股时间长短统一进行固定式征税,改为按照持股时间长短进行差别化征税(持股超过1年税负为5%,1个月至1年税负为10%,1个月以内税负为20%),这一规定显然对持股时间长的投资者较为有利。所以,只有充分顾及短线操作因“多缴税”对实际收益带来的影响,才能最大程度地防止出现“少获利、多缴税”的尴尬。

  再者,要考虑除权因素。即使已充分考虑到股息红利税差别化征收对短线操作带来的影响,也还要考虑除权因素,否则就有可能“入不敷出”,导致得不偿失。由于现行的除权制度设计是按税前红利除权,不仅到手的红利要进行除权处理,而且缴纳的税收同样要进行除权处理,所以在参与“奶牛股”操作前,须充分考虑股价的除权因素,必要时可放弃参与现金分红。即使对于一些寄希望于股价上涨、填权获利的投资者来说,同样没有必要参与“奶牛股”的现金分红,完全可以选择在除权前先卖出,除权后再买入。这样,在综合考虑现金分红和股价除权因素基础上,不参与“奶牛股”现金分红的收益反而会超过参与分红的收益。 (中国证券报)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