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的再次访华注定又成为近日影响A股市场的重要因素。据报道,国务院副总理汪洋13日在京会见了沃伦·巴菲特一行。而巴菲特在访华发表的观点和言论,终将成为市场炒作挖崛的“商机”。据此,“巴菲特概念股”或将再度疯狂。
“巴菲特概念股”是指巴菲特根据自己的计算与推测购买的股票。迄今为止,巴菲特共买过2只中国股票,一只是中国石油?穴H股?雪,已于2007年清空;另一只是比亚迪?穴H股?雪,目前由伯克希尔集团旗下中美能源公司持约10%的股份。
其实,中国投资人对巴菲特投资理念的追捧是在2003年前。2003年4月,巴菲特以每股1.65港元的价格,买入23.38亿股中石油H股,市值4.88亿美元。2007年7月,在港股形势看似一片大好的环境中,巴菲特连续7次减持,将23.38亿股中石油H股清仓,获利40亿美元。此事件让国内投资界人士颇为振奋。“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对中国的影响也在这个时期渐渐形成。
2007年、2008年,知名投资人段永平、赵丹阳高价竞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也使得巴菲特理念在中国得到极佳的市场营销效果。随后,巴菲特“选择熟悉的、优秀的企业,买入并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逐渐渗透到不少中国投资人的意识中。中国私募圈开始分批站队,“价值投资”和“短线炒作”各成一派。
在此背景下,“巴菲特效应”近年来就曾在A股和港股市场上三度上演神奇——比亚迪、大杨创世及宗申动力。其它概念股还有衫衫股份、风帆股份、科力远等;垃圾处理如华光股份、合加资源、桑德环境等;农机制造、金属精密铸件生产以及商用汽车刹车系统制造相关概念股如吉峰农机、新研股份、京山轻机、鸿特精密、博云新材等。应该说,这些股票带给市场、投资者的是“几多欢乐几多愁”。
今年以来,巴菲特大手笔投资太阳能、百亿美元收购亨氏等消息又再次推动了光伏、食品调料等个股的闻风而动。然而,需要特别提醒投资者的是,应该警惕某些“巴菲特概念股”了。
比如,巴菲特力挺的比亚迪一个月内飙升近80%。2011年6月21日,比亚迪以每股18元的价格在A股上市。上市后,比亚迪连续走出六连阳,短短几个交易日,比亚迪A股股价飙升至35.55元,区间涨幅52.68%。应该说,这个股价明显已经超过比亚迪目前的合理价格区间。然而,2013年第二、三季度,比亚迪开始进入调整通道,其股价由32.70元一路跌至13.51元,区间跌幅54.93%。但是,在“股神看多比亚迪”的利好刺激下,比亚迪A股在2013年5月6日、9日两日强势涨停。在5月4日至9日短短几天内,由于资金哄抢,比亚迪A股股价上涨了24.58%。
这样反复的短炒俨然已经不符合价值投资的逻辑。但是,几乎同样的情形也在另外一批A股股票中上演。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仅凭事件性的刺激就能支撑股价走很远,也许并不靠谱,其持续性值得怀疑。
2012年,中国有近一半的公募基金对传播文化行业进行了加仓。其中主动加仓幅度最大的是博时精选股票基金、华宝兴业行业精选股票基金,2012年底的持仓数相较其一季度分别增加1.68亿股、1.63亿股。
但是,对于追求短期热点的投资机构来说,2012年全年A股传播文化行业股价下跌达到10.49%,不少机构选择割肉离场,“进驻巴菲特投资品种”再次宣告失败。
其实,早在2007年,就有中国投资人提出巴菲特的核心理念并不是绝对的长期持有,也绝非持续获得高回报。长期来看,巴菲特的投资业绩并不如市场想象得那么高。
事实表明,近几年来围绕“巴菲特概念股”的炒作几乎都是草草收场。前几年巴菲特热衷铁路股时,A股市场中的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铁路股曾出现过短暂的跟风效应,但之后的股价出现“腰斩”。2012年,市场也曾掀起“巴菲特农机股”的炒作风,结果代表股吉峰农机未能熬过此后的熊市。而随着理性投资逐步深入人心,一味地炒作概念,可能也会很快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