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数据将出 机构审慎对待
4月份宏观数据将陆续出炉,机构对已经过去的这个月的判断多数是“在预期之内”,在二季度宏观开局平稳却未有引人之处的情况下,机构态度偏谨慎,“结构性”或将成为5月市场的关键词。
4月数据平淡
“4月份总体情况应该比较平淡,应该不会有太大程度超出预期。经济在一季度没有如市场在2012年末期望的那样企稳,而是出现了超出市场预期的下行。这样的话,市场对经济的复苏预期降低,而弱复苏或企稳成为投资者预期的状况。目前来看,二季度开局平淡,5月的宏观情况将更为关键,其将关系到二季度宏观是否企稳。”某券商宏观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在市场预期较为平淡的情况下,短期内应审慎应对市场。
某券商宏观分析师分析认为,由于3月和首季经济数据已确认了经济增速回落的态势,4月数据结果平淡无奇。4月、5月工业环比不乐观,但在低基数效应下同比增速或小幅反弹。短期通胀较为温和,肉禽价格下滑延后通胀预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令PPI短期难有起色。预计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较3月的8.9%小幅反弹。从发电量同比增速来看,4月各旬增速确实好于3月,这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原因。预计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4%,出口增长率14.1%,进口增长率28.1%,CPI同比增长2.3%,PPI同比-2.5%。
“结构化”机会应把握
由于经济弱复苏,增长和价格双温和的格局,向上有防风险的政策压力,向下有稳增长的预期,市场总体维持区间震荡的格局,指数层面缺乏大幅做多或做空的空间。有机构分析认为,随着政策逐步企稳,以及流动性累积,市场主要博弈结构性机会,包括受益转型及扩内需政策的行业。
申银万国的5月A股投资策略也认为,应该结构为王,传统行业中亦有高富帅。优质消费成长年初以来大幅跑赢市场,或将“喘口气”,短期博弈行为可能导致周期品出现超额收益。对于后市配置,上海证券分析认为,其一应关注国企治理改善带来的微观制度红利,实施股权激励的国企组合自2012年以来已经累计跑赢大盘33%;其二为政策预期逐步稳定、有稳定业绩支撑的大型地产公司。(上证)
2250点附近有压力 后市反弹空间有限
周二两市大盘缩量小幅反弹。早间股指低开之后出现一轮跳水,沪指最低探至2220点附近,随后上涨,但受制量能水平,股指窄幅震荡,尾盘略有上行,挑战前期高点。盘面看,小盘股开始分化,上涨品种持续性不强,热点较为散乱。
沪指自2150点一带附近止跌反弹以来,K线组合形成四连阳多头排列,但在前期高点附近量能却小幅萎缩。后期股指若挑战前期压力位,量能水平需有效放大。目前A股市场量能不济的主要原因在于权重股无表现,小盘股很热闹却是自拉自唱,应者寥寥。
春节过后A股市场呈现出清晰的两极分化:权重股逐浪走低,小盘股大幅拉升。尤其进入4月份,创业板指数更是狂飙突进,迭创新高。但一个显著的特征即是量价背离。场内资金接力棒的游戏使得增量资金流入量较小,得不到呼应。这也是目前A股市场的生动写照:低估值个股没有超级低估,缺乏像去年11月底那样有力的一跃;成长性股票由于结构性因素,过度受到资金追捧,溢价率过高,缺乏安全边际。但这两点只是增量资金介入的估值考虑因素,如果市场形不成有效的看涨预期,小盘股累积的泡沫风险足够形成一次系统性的风险释放。